在这个数位时代,无线感测器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这些小型设备不断面临着供电的挑战。随着能量收集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解决此问题的创新方法。这些技术通过从周围环境中提取能量,为感测器提供必要的动力,从而使其能够持久运行而不需要频繁更换电池。
能量收集技术可以从多种环境来源提取能量,例如太阳能、热能、风能及人体运动。
能量收集(Energy Harvesting,简称EH)是从外部来源(如太阳能、热能、风能等)提取能量的过程,然后储存以供小型无线自动设备使用。这些设备通常能提供非常少的功率,适合低能耗电子产品。与传统的能源来源需消耗资源相比,能量收集利用的是环境中丰富的「赠予」能量。
能量收集设备的运作已引起军事和商业领域的广泛关注。举例来说,一些系统能将海浪的运动转换为电能,为海洋学监测感测器提供动力。未来的应用可能包括在偏远地区部署的高功率输出设备,作为大型系统的可靠电源。此外,可穿戴电子设备也可以利用能量收集技术为手机和无线通讯设备充电。
这些设备必须稳固耐用,以承受长时间的恶劣环境。
能量储存是能量收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可选择电容器、超级电容器或电池来储存能量。电池通常用于需要稳定电流的应用,而电容器则更适合用于需要瞬间释放大量能量的情况。随着技术的进步,超级电容器具备几乎无限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使其在IoT及无线感测器设备中实现无需维护的长期运行成为可能。
能量收集技术可以从多种环境来源获取能量。举例来说,某些手表透过运动所带来的动能进行上链,而光伏技术则是通过阳光来产生电力。热电发电机,则利用材料之间的热梯度转化为电能。微型风力发电机和压电材料也在收集周围环境的动能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效果。
研究显示,振动能量收集技术可以高效获取来自日常活动的微小电力。
尽管能量收集技术具有灵活应用的潜力,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能量密度不足和收集效率的限制。未来的研究方向也许会是如何提高收集系统的效率,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此外,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需求的增加,能量收集技术可能会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一环。
总结来说,能量收集技术不仅能使无线感测器更加独立运行,更能减少对传统电池的依赖,助力建设更可持续的未来。这项技术的进步能否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无需频繁充电或更换电池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