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活性辐射(PAR)指的是从400到700纳米的太阳辐射光谱范围,这是光合生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所能利用的光波长。这个光谱范围恰好对应于人眼可见光的范围。短波长的光子能量过高,对细胞和组织可能造成损伤,但大多数短波长光子在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被过滤掉;而长波长光子的能量则不足以支持光合作用。因此,PAR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无可置疑。
「植物的生长依赖于它们所接收的光谱质量,PAR的测量是农业与生态学研究中的关键。」
在自然界中,像蓝藻、紫色细菌和日光细菌等生物,也可以利用略微扩展的光谱区域。这些微生物生活在静止池塘的底部、沉积物和海洋深处,它们的颜色斑斓多样,形成了绿、红和紫色的色素膜。氯ophyll是植物中最常见的色素,它在捕捉红光和蓝光方面最有效。辅助色素,如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能收集部分绿光并将其传递至光合作用过程中,尽管足够的绿波长仍会反射,从而使叶子显示出其特有的颜色。
不过,随着秋天的来临,氯ophyll的分解导致叶片失去绿色,取而代之的是红、黄和橙色的辅助色素仍然存在于叶片中,这是因为它们只包含碳、氢和氧。因此,PAR不仅在植物光合作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更在植物的生长形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PAR的测量在农业、林业和海洋学中被广泛应用,是评估土地生产力的标准之一。」
在农业中,为了确保土地的生产力,理想的PAR条件是不可缺少的。 PAR感测器通常安装在森林冠层的不同高度,以测量PAR的可用性和利用模式。通过使用光合作用系统,可以非破坏性地测量光合速率及相关参数,这些仪器能测量PAR,并且能在设定的强度下控制PAR的输入。在海洋学中,PAR的测量也用于计算光透过深度。
值得注意的是,PAR相比其他照明参数(如照度和光通量)之所以更受青睐,是因为后者基于人眼对亮度的感知,而这种感知主要偏向于绿光,因此无法准确描述可用于光合作用的光量。
「日光积分(DLI)是一个更好的指标,它考量了日照的变化和日长的变化,描述了植物光的可获得性。」
在评估PAR时,通常使用能量单位(W/m²)来表达辐射,而植物光生物学通常关注的是光子的数量,因此在特定时间内,测量特定波长范围内接收到的光子数量成为了常用的量度,即光合光通量密度(PPFD)。透过了解植物接受的光子数量,农业和园艺研究者能更有效地设计生长环境。
此外,在光照效益方面,还有两个常见的测量指标,即光合光通量(PPF)和产量光通量(YPF)。 PPF均衡地考量从400到700 nm范围内的所有光子,而YPF则会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针对360到760 nm范围的光子进行加权。这些测量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还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室内植物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对于植物生长而言,光质的质量可能不像光量那样显著影响,现代研究提醒我们,光的供应量仍是最重要的因素。」
总之,PAR不仅是一个光合作用的重要指标,它的测量突显了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为农业和林业的投资和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深入了解PAR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提升作物产量,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甚至在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时,调整我们的农业实践。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禁要思考,未来在应对环境挑战的过程中,植物生长是否会更加依赖于我们对PAR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