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国(IS),或称伊斯兰国伊拉克和叙利亚(ISIS)、伊斯兰国伊拉克和黎凡特(ISIL)、以及其阿拉伯语缩写Daesh(داعش),是一个跨国的萨拉菲圣战组织和前未被承认的准国家。自2014年以来,伊斯兰国迅速崛起,透过在叙利亚持续的内战及伊拉克地方军队的瓦解,占领了大量的领土。到2015年底,这个自称的哈里发国已统治着一个约1200万人的地区,强制执行其极端的伊斯兰法律解释,管理着超过10亿美元的年度预算,以及拥有超过3万名战斗人员。
然而,伊斯兰国的真正目标究竟是什么?从宗教、政治到军事,该组织表面上似乎追求的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伊斯兰国家以及重建早期哈里发的愿景。然而,在这个目标背后隐藏的是如何诠释伊斯兰教义,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极端理想的方法。
据专家分析,伊斯兰国的意识形态是一种萨拉菲圣战、伊斯兰根本主义、瓦哈比主义和古特比斯主义的混合体。
在伊斯兰国的意识形态中,主要受到埃及激进理论家赛义德·古特布的影响。他的学说,如无知(jahiliyya)与神权政治(hakimiyya),成为了许多激进思想的根源。伊斯兰国声称,他们遵循萨拉菲主义的教义,但同时又否定传统萨拉菲的解释,并将大多数的萨拉菲认定为异端。
宗教文本和伊斯兰法学无法完全解释伊斯兰国的出现,因为他们在战略和行为上与穆斯林兄弟会截然相反。
伊斯兰国强调将与其不符的穆斯林视为不信仰者或叛教者,这样的观点源于其所谓的「纯粹伊斯兰」信念。该组织的目标不仅仅是建立一个哈里发,更在于彻底改变所谓的“无知”社会。
从其成立之初,伊斯兰国就表明了建立一个由宗教权威和最高领导者哈里发统治的伊斯兰国家的长期目标。该组织于2014年宣布为全球哈里发,并要求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对其效忠。
伊斯兰国的消息来源描述,该组织将继续占领土地,直到其“祝福的旗帜”覆盖整个地球。
在其推广的宣传中,伊斯兰国通过强调天启和末日论来吸引外国战士。这一立场似乎在今天的中东局势下获得了新的影响力。
伊斯兰国的策略包括恐吓、动员和极端化,企图用恐惧稀释目标国家的民心与合作。透过在西方土地上发动震撼攻击(例如2015年巴黎袭击),他们寻求让穆斯林民众感受到政府的无能与不作为,进而吸引更大规模的支持。
许多评估指出,伊斯兰国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心灵上的控制,通过恐惧和报复生成无法克服的恨意。
这些策略的背后,或许可以将其视为该组织对全球伊斯兰社会的下一步图谋。但世界对于伊斯兰国的愤怒和恐惧是否能驱动更多的反思,还是使得这股极端主义的潮流适应并巩固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