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脊椎动物中,胸椎位于脊柱的中段,介于颈椎和腰椎之间。对于人类来说,共有十二块胸椎,它们的大小介于颈椎与腰椎之间,随着靠近腰椎,尺寸逐渐增加。这些胸椎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它们的侧面有凹槽,用于与肋骨的头部接合,并且除了第十一和第十二胸椎外,所有胸椎的横突也有凹槽用以和肋骨的结节接合。人类的胸椎依循惯例编号为T1至T12,第一块(T1)是最靠近颅骨的部分,后面的部分向下延伸至腰椎区域。
胸椎的二到八号区域具有一些通用特征。正如第一和第九到第十二胸椎具有某些特异性一样,这些中间胸椎的椎体呈心形,在前后及左右方向上大致相等。除了有些厚度的变化外,这些椎体在外观上也相似于颈椎与腰椎的形状。它们的椎体背面比前面略厚,上下平坦,前侧微凸,后侧则深凹,侧面和前面轻微收缩。在每一侧,存在两个肋骨的半凹槽,一个在上面,接近椎弓根,另一个在下方,位于下椎间缺口前面,这些凹槽在新鲜的状态下覆盖着软骨。
这些特征使得胸椎不仅能够稳定脊椎,还能有效支撑肋骨,促进呼吸。
首块胸椎在椎体的两侧具有完整的肋骨头关节面,此外还有合并的半凹槽。这块胸椎的形状与颈椎相似,较宽且凹面,两侧有唇状边缘。上方的关节面向上和向后倾斜;而其横突则长且上面缺乏凹槽。脊髓神经T1在此椎体下方通过。
第二胸椎尺寸大于第一块,并且驻留于脊髓神经T2的下方。
第三胸椎的脊髓神经T3于此位置向下通过。
第四胸椎与第五胸椎位于胸骨角的同一水平,脊髓神经T4在其下部经过。
第五胸椎同样与第四胸椎位于胸骨角相同水平,并且是人类气管分为两条主要支气管的位置,脊髓神经T5则在此外侧通过。
第六至第八胸椎均为相对特征的描述,脊髓神经从这些椎体下方经过,其中第八胸椎与第九胸椎位于剑突平面上。
第九胸椎的下方可能没有凹槽,部分个体会在两侧各拥有两个半凹槽,而第十胸椎则只有位于上端的凹槽。第十胸椎是完全的关节面,而第十一和第十二胸椎的特征则类似于腰椎。第十二胸椎具备凸面且指向外侧的下关节面,其各横突则可细分为三个隆起。
在其他类别动物中,胸椎的数量变化多端。例如,大多数有袋动物拥有13块胸椎,而考拉则只有11块。哺乳类动物的胸椎通常在12至15块之间,但马、貘、犀牛及大象则可拥有18至20块。某些树懒甚至可高达25块,而鲸类则仅有9块。
胸椎的结构在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显示出许多进化的适应。
总结来说,胸椎在我们的脊椎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支撑并保护脊髓,还与呼吸及运动密切相关。那么,您是否想过这些胸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又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