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穿越多个时区时,生理时钟往往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这就是众所皆知的时差症(Jet Lag)。不过,有趣的是,研究显示,从东向西旅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适应能力似乎比西向东旅行更差。这背后的生理秘密究竟是什么?
时差症是一种暂时性的生理状态,当个体的生理时钟与所处时区脱节时就会发生。这种现象常见于快速跨越多个时区的旅行,例如从纽约飞往伦敦就会感到时差的影响。从西向东旅行时,身体会经历生理上的「前进调整」,相对于向东旅行,当向西旅行时,则会经历「延迟调整」。
尤其是当时差跨越三个时区或更多时,个体所经历的时差症状可能持续数天,通常需要每天一个时区的时间来重新调整生物节律。
根据研究,多数人发现从东向旅行更难以适应。这种情况的背后涉及到生物节律的复杂性。东向旅行堪称生理的挑战,因为它迫使身体提前调整生理时钟,而这一过程通常比延迟(西向旅行)更加困难。
人的生物时钟受复数因子的影响,包括光线、饮食和荷尔蒙等。当人们在白天飞行并到达目的地后,体内的生物钟仍然无法立刻适应新的光照条件,进而影响到身体的多项功能,例如睡眠、食欲及情绪等。
一些专家指出,身体可能需要时日才能完全适应新的节奏,导致旅行者感受到疲劳和困惑。
时差症状的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睡眠困难、认知功能下降、情绪不稳等。当人们向东旅行时,常常会出现入睡困难和早醒的情况,这反映出生物钟重置时出现的挑战。
针对东向旅行引起的时差症状,专家建议及早调整作息,添加光线暴露以协助生物钟重置。对于一些旅行者,适当的补充褪黑激素或许能够促进他们的适应速度。
除了生理影响外,时差症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特别是对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个体,跨越多个时区的旅行可能带来更高的风险。研究发现,在一周内跨越七个时区的个体,与仅跨越三个时区者相比,心理问题复发的机率明显较高。
无论是飞跃于不同的时区还是面对身心的挑战,旅行对于每个人的影响都是独特的。为何我们的生理时钟如此难以调整到新的时区,而每趟旅程又该怎么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