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化是一个广泛讨论的城市现象,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和政治领域。它通常指的是一个社区的特征因富裕居民(即“贵族”)的涌入而发生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社区的经济价值,但必然带来周边居民被迫搬迁的潜在风险。今天的贵族化与古罗马时期的贵族化有着显著的相同之处,但也有根本的差异。
贵族化的定义尚未形成共识,在公共话语中,该词被用来描述一系列现象,有时带有贬义。
在古罗马时期,贵族化的现象已经出现,当时大型别墅取代了小店铺。贵族化的概念源于社会贵族阶层,这些人透过不断的资本投入,对某个地区的重新开发,使其迎来更高消费能力的居民。自1964年以来,由英国社会学家鲁思·格拉斯(Ruth Glass)首次提出“贵族化”这一术语,她用来描述伦敦一些工人阶级社区如何被中产阶级所渗透,并引发社区结构的根本变化。
“一个一个地,伦敦的许多工人阶级社区被中产阶级入侵,当租约到期后,粗糙的住房变成了优雅昂贵的住宅……一旦这一过程在某个地区开始,它将迅速进展,直到所有或大多数原本的工人阶级居民被取代。”
在美国,“贵族化”的定义有很多。根据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报告,贵族化指的是社区从低价值转变为高价值的过程。学者们对此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包括针对贵族化者、被迫搬迁者,及两者的结合。痴迷于贵族化的学者常常看到这一现象的负面效应,例如社区结构的变化和居住户的减少。
贵族化的原因有很多。根据不同社会学家和城市规划者的研究,白领家庭偏好短途通勤、对城市的正面态度,以及社会运动在城市复兴中的作用,都成为导致当今都市贵族化现象的重要驱动力。此外,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也使更多人选择在城市生活。
一些研究表明,贵族化能够在短期内减少犯罪率,但对长期影响的证据则不一。有些地方在贵族化后犯罪率反而扩大。
搬迁问题是贵族化中的一个重大争论点。尽管有学者指出贵族化后的搬迁并非普遍现象,但在某些区域中,低收入租住房屋的居民仍可能面临被迫搬迁的情况。
贵族化的社会变化可能是双刃剑,既有团结社区的潜力,也可能破坏原居民的社区凝聚力。社区规模的转变引入了新的期望和消费标准,同时也可能导致社会的撕裂。
从经济角度看,贵族化往往能增强市政的税基,促进当地经济活动,并改变社区的整体质量。然而,这对于租户来说,往往会面临更高的租金和生活成本。
贵族化往往伴随着学校的“贵族化”,即更多的中产阶级家庭入驻,从而促进学校物质和文化的改进。但这也可能造成对低收入家庭的边缘化,增加不平等。
“贵族化的整体影响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助于区域的经济复兴,也对原住民造成不利影响。”
今天的贵族化与古罗马时期的贵族化仍在不断演变,反映了不同行业和社会层级的变化。贵族化如何重塑城市的文化、经济及社会结构,问及未来的城市化进程,最终留下的问题是:如何在推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保护原有社区的文化和居民的生活保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