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是涉及股骨的一种骨折,通常发生于高冲击创伤中,例如车祸。这是因为骨头需要承受大量的力量才能折断。医学上提到的股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干或远端的骨折,因为这些位置的骨折与常称的髋部骨折(因为其影响髋关节区域)有所区别。
股骨骨折通常表现得相当明显,因为它们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剧烈的创伤。
股骨骨折的征兆包括肢体肿胀、变形和缩短,并且一般伴随着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出血和休克等情况。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疼痛,这使得患者无法移动受伤的腿。
股骨干骨折通常在极其重大的创伤下发生,这可能使得其他伤害被忽视,进而影响全身的检查。
一般会采取前后位和侧位的X光片检查,必要时也会对髋关节、骨盆和膝关节进行拍摄。尤其是髋关节的X光片非常重要,因为股骨颈骨折可能导致股骨头的坏死。
骨折可以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开放型骨折指骨头碎片穿透皮肤,或者有覆盖的伤口穿透到骨头,这类骨折通常会造成周围组织更大的损害,愈合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且感染风险更高。
股骨干骨折可以依据分裂的程度进行Winquist和Hansen分级。
远端股骨的骨折可能会伴随腘骨的分离,导致膝关节的关节面错位,或来自大腘动脉的出血,这大动脉位于骨头的后表面,破坏了腿部的血供。
根据2015年的Cochrane回顾(2022年更新),目前可用的治疗选择的证据不足以指导临床实践,因此需要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研究。开放性骨折需要紧急手术以清理和修理,但闭合骨折可以在患者稳定后进行手术。
治疗方法视骨折的部位而定。对于股骨干骨折,牵引可用于抵消肌肉拉力,减少出血和疼痛。
外部固定器具可用于防止进一步的损害,直至患者稳定并能进行手术。
对于股骨干骨折,建议进行整复和髓内钉固定,这种方法结合重新对齐和金属杆插入。
手术后,患者应接受物理治疗,并尽早尝试走路,以提高康复的机会。
这些骨折通常需要4-6个月才能愈合。由于股骨干骨折常与暴力创伤相关,因此可能会发生许多不良结果,包括脂肪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多脏器衰竭和与严重出血相关的休克等。开放性骨折还可能导致感染、骨髓炎和败血症等并发症。
股骨干骨折的发生具有双峰分布,通常见于15至24岁的男性(因为高能量创伤)和75岁以上的女性(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病理性骨折)。在德国,股骨骨折是医院中最常见处理的骨折类型。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提升对预防高能量创伤的认知与学习,才能有效减少股骨骨折的发生,这是否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时刻反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