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每年约有560万名五岁以下的儿童因可预防的原因而丧生,这些数字不仅令人痛心,也引发了全球社会的深思。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全球的儿童死亡率已大幅下降,但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儿童的生存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只有加强针对性的措施和检讨既有的策略,才能有效降低这一悲剧的发生率。
如今,全球每天仍有15,000名五岁以下的儿童因大多数可预防的疾病而死亡。
根据研究,导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早产并发症、肺炎、肠溶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等。这些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严重,在这些地区,大约80%的儿童死亡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
大约34%的儿童死亡是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良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炎和腹泻。
对于儿童生存问题,公共卫生界积极推进各种防范措施,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实施手段包括提高疫苗接种率、提供抗生素疗法、补充微量营养素、使用蚊帐等行为。根据WHO的报告,在很多情况下,仅透过简单的行为改变,例如彻底洗手,便能显著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每年约有560万名儿童的死亡有三分之二是可以透过简单的、低成本的干预措施来预防的。
对于需要拯救的儿童,低成本的干预措施已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例如,维他命A的补充仅需花费0.02美元,每年进行2-3次即能显著降低儿童死亡率。此外,口服补液疗法(ORT)能有效治疗腹泻,但目前只有44%的儿童接受此治疗,这显示出政策落实的不足。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及各类非政府组织持续推广儿童生存活动。这些机构的任务是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对最脆弱的社群提供支持。然而,尽管已有显著进展,2020年仍有约560万名儿童在五岁前丧生,这警示着我们的努力仍有待加强。
在风险最高的地区,8成的死亡案例都可以归因于营养不良和疾病的易感性。
提升公共卫生体系的可及性与公平性十分必要,这能为每个孩子提供及时的医疗保障。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缩小贫富差距和提高知识水平将对减少儿童死亡作出至关重要的贡献。为此,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增强社区对生育健康和婴幼儿健康的认识。
未来十年,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将持续要求各国努力以消除可预防的儿童死亡。到2030年,各国应达成每千名活产中,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25名以下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全球合作和资源共享,以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获得应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措施及人类的智慧,我们如何能更有效地实现拯救数百万儿童生命的目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