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的眼白和皮肤呈现黄色,通常是由于胆红素水平过高所引起的。很多新生儿在生命的第一周都会受到影响,这一现象的发生率高达50%以上,对于早产婴儿来说,这一比率甚至高达80%。但究竟为何如此多的新生儿会受到此病影响?以下将深入探讨黄疸的成因、症状、并发症及治疗方法。
黄疸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两个因素造成:第一,新生儿的胎儿血红素在出生后被成人血红素取代时发生的破坏;第二,新生儿肝脏的代谢途径相对未成熟,无法像成人一样快速将胆红素排出体外。这导致了血液中胆红素的积聚,从而出现黄疸的症状。
「在黄疸的许多情况中并没有特定的潜在生理性疾病。」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症状是眼白和皮肤的黄色变色。其他伴随症状可能包括过度嗜睡以及进食不良。当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超过34 μmol/L (2 mg/dL)时,通常是可见的,而若足部受影响则胆红素浓度一般需超过255 μmol/L (15 mg/dL) 。
若黄疸持续过久会导致高胆红素血症,进而可能引发慢性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及时准确的治疗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在发生核黄疸前的风险。患有核黄疸的婴儿可能会出现高热或抽搐等症状。
「及时的黄疸处理可以大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诊断通常通过测量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来进行。对于出生超过35周并且年龄超过一天的新生儿,还可以使用皮肤检测仪,即透射式胆红素计。若出现潜在病理性黄疸,则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可能的病因。
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依赖于胆红素的水平、婴儿的年龄和潜在的病因。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频繁进食、光疗或是换血疗法。
「新生儿的光疗疗法是将转化的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形式的一种方法。」
当总胆红素层次超过359 μmol/L (21 mg/dL)时,便需接受光疗。光疗通常使用特定波长的蓝光,这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而进一步的换血疗法通常适用于胆红素水平超过428 μmol/L (25 mg/dL)的婴儿。
许多家庭担心光疗法的长期影响,包括是否会对婴儿未来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尽管目前的研究显示光疗法的益处大于风险,但仍需谨慎评估每个新生儿的具体情况,以便作出最佳的医疗决策。
随着我们对新生儿黄疸及其潜在影响的理解不断深入,这一问题依然值得各方专业医务工作者和家庭持续关注。面对如此多数新生儿的黄疸情况,未来是否应有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