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传染病,特别是空气传播的病毒与细菌中,外科口罩无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外科口罩通常被称为医疗口罩,主要用作医疗工作者的个人防护设备。这种口罩旨在作为一个机械屏障,以防止穿戴者的呼吸道开口(鼻子和嘴巴)与周围的环境直接接触,减少呼吸道飞沫的传播。
外科口罩透过阻挡大部分呼吸道飞沫,降低了病原体在社区中的传播风险。
外科口罩的主要功能是阻挡因咳嗽、打喷嚏或谈话而排出的呼吸道飞沫,从而保护佩戴者和周围的人。虽然它们的过滤材料对某些病毒和细菌有过滤作用,但由于口罩与脸部之间的松弛贴合,外科口罩的保护效果无法与 N95 等过滤呼吸器相比。
研究显示,外科口罩可减少流感等传染病的感染风险,但这些研究的证据强度并不高。一项涉及超过 30 万人的大型研究指出,外科口罩能在社区中降低病毒的传播,而这可能与口罩过滤一些空气颗粒有关。这些研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口罩的质量差异。
外科口罩的设计通常是长方形,并具有褶皱以便更好地覆盖鼻子到下巴的整个区域。外侧通常是颜色较深的防液体层,而内侧则是吸水层。在某些亚洲国家,口罩常被认为是文明行为,特别是生病人员为了避免传播病毒而佩戴。
外科口罩不仅是医疗现场的必需品,也因应季节性流感和空气污染而成为社会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防护装备。
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外科口罩的使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因为口罩短缺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尽管政府和公共卫生机构积极推动社区层面的口罩佩戴,但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依然有许多疑问与不安。
为满足广泛的需求,科学家们不断探索能更有效阻挡病毒传播的口罩设计,甚至开发出嵌入生物传感器的口罩,可以实时检测病原体。此外,针对口罩使用后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有研究聚焦于改善口罩的可降解性或回收利用的设计。
虽然外科口罩无法提供与 N95 或 FFP2 等型号相同的防护,但在医疗环境以及社区中,它们依然是减少空气传播疾病的重要工具。在我们面对未来可能的疾病威胁时,如何有效使用外科口罩并加强公共卫生常识,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