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teroides fragilis,这是一种厌氧性、革兰氏阴性、棒状或多形性细菌,通常存在于健康人肠道内,是肠道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主要是共生的,但当它在手术、疾病或创伤后进入血液或周围组织时,却会成为致病菌。近日,科学界对这种细菌在手术后致病机制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Bacteroides fragilis 是肠道健康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也不可小觑。
Bacteroides fragilis 主要栖息于人体的消化道,维持肠道功能的健康,并参与宿主的营养与黏膜免疫。这种细菌的细胞形状从棒状到多形型不等,大小约为 0.5–1.5 × 1.0–6.0 微米。作为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没有鞭毛或纤毛,因而是非活动性的,却又能依赖表面蛋白、脂多糖链及外膜小泡在多变的肠道微环境中生存。
Bacteroides fragilis 是一种厌氧性化学有机营养菌,能够发酵多种在肠道中的糖类,如葡萄糖、蔗糖和果糖。这种细菌不仅能催化各种生物大分子,还能将它们分解成其他微生物可利用的小分子。透过发酵碳水化合物所产生的脂肪酸,可以成为宿主的能量来源。
B. fragilis 拥有复杂的环境感知系统,让其能在动态的肠道微生物群中生存与适应。这一系统不仅帮助它应对各种威胁,还增强了它的生存能力。
B. fragilis 在抵抗胆盐和氧化压力方面展现了强大的适应能力。
Bacteroides 属细菌以其高抗药性而闻名,尤其是 B. fragilis。这种细菌的抗药性主要受到其基因可塑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经越来越高,如头孢菌素、克林霉素和氟喹诺酮。这种抗药性在庞大的肠道微生物中迅速传播,使得多重耐药性问题愈发严重。
Bacteroides fragilis 组是从肠道微生物中最常获得的厌氧感染病原体,特别是那些起源于肠道的感染。虽然它在粪便微生物群中的比例仅占 0.5%,但在医疗检体中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致病性的一部分来自于其产生的荚膜多糖,这种物质可抗击吞噬作用并引发脓肿的形成。
Bacteroides fragilis 的多糖 A(PSA)已被证明能保护动物免受实验性疾病的影响,包括结肠炎、哮喘或肺部炎症。这种多糖的存在促进了调节性 T 细胞的产生,抑制了促炎的 T 助细胞。
B. fragilis 疫情的高发率显示出其在现代医疗中的重要性。
在手术后,Bacteroides fragilis 可能因环境的变化而失去原有的共生特性,变成致病菌。不论是因为手术创口的暴露,还是原本隔离的肠道环境的改变,这些都成为细菌再次繁殖和引起感染的催化剂。这使得我们对于 Bacteroides fragilis 在手术后潜在的致病性必须高度警惕,并进一步思考:我们是否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对抗这种微生物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