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環境中,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這種細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這種厭氧性、非發酵性的革蘭氏陰性細菌,雖然不常見,但其造成的人類感染難以治療。從1943年首次被發現以來,S. maltophilia的命名歷經波折,最終於1993年被分類為Stenotrophomonas屬中的核心物種。
S. maltophilia 是一種常見於水域環境、土壤及植物中的細菌,其能夠在潮濕環境中茁壯成長,導致態勢惡化。
這種細菌在醫療裝置表面中尋找容身之所,它與機械通風設備、置入性尿道導管等的相容性使其對住院患者構成了極大風險。無論是塑料還是金屬的義肢和導管,均為其繁殖創造了理想的條件。S. maltophilia的強附著能力,以及形成生物膜的特性,使得其在醫療環境中的防範工作變得複雜。
S. maltophilia 常常在濕潤的表面上繁殖,例如機械通氣管路和置入性尿道導管,在這些環境中,感染的發生常伴隨著義肢材料的存在,而移除義肢設備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同的菌株對於附著和生物膜形成的能力差異頗大,而其疏水性與成功附著及形成生物膜之間有著明顯的關聯。
S. maltophilia 與其他細菌如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共同存在,形成多物種生物膜,進一步影響其生長與結構。
當 S. maltophilia 生長於通常無菌的部位(例如血液)時,通常代表著真正的感染,而在免疫正常的個體中,它的致病性相對較低。在免疫損傷者中,該菌株是潛在的肺部感染來源,並且在囊性纖維化患者中的定植率逐年上升。這種細菌釋放的外膜囊泡(OMVs)會引起明顯的發炎反應,並刺激人體釋放促炎細胞因子。
由於 S. maltophilia 自然對許多廣譜抗生素(包括所有的碳青霉烯類)具備抗藥性,因此治療感染患者變得非常困難。此細菌的環境普遍存在,滅除其存在幾乎不可能,也使得預防措施難以執行。適當的敏感性測試需要非標準的培養技術,若方法不當會導致錯誤報導其敏感性。
許多 S. maltophilia 菌株對於復方氟噴尼醇和異南礦藥劑等仍具敏感性,但抗藥性在持續上升。
理想的治療是從根本移除感染的義肢,若無法移除,則需依賴抗生素輔助治療。許多菌株對於哌拉西林和頭孢他啶敏感,而四環素類藥物如 tigecycline 也表現出有效性。雖然粘附作用有時會造成不便,但經由正確的治療方式仍可望改善感染情況。
在免疫功能極為不足的個體中,Stenotrophomonas感染致死率相對較高。風險因素包括 HIV感染、惡性腫瘤、囊性纖維化、機械通氣及使用中央靜脈導管等。此外,引發的感染也與長期住院、重症監護醫療及廣範抗生素使用密切相關。
S. maltophilia 自1943年首次發現以來,其名字經歷了多次更迭,從 Bacterium bookeri 到Pseudomonas maltophilia,經過各層分類被確定為Stenotrophomonas屬的一部分,顯示其對於科學界的重要性,並突顯了對這一細菌特性的持續研究的必要性。
在醫療設施中,S. maltophilia 的存在和繁殖代表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尤其是在潮濕的環境中。這究竟是細菌的適應能力所致,還是醫療環境的管理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