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波斯的奇妙工程之一便是修築了位於希臘亞索斯半島的謝爾西斯運河(Xerxes Canal)。這座運河不僅是古代波斯壯麗文明的象徵,也展示了當時的工程技術。在公元前5世紀,波斯王薛西斯一世下令建造這條水道,目的在於簡化其與希臘的海上貿易及軍事行動。然而,這一工程背後的歷史與意義究竟為何?
根據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記載,早在公元前492年,波斯將軍馬爾多尼奧斯在第一次入侵希臘的過程中,由於海上風暴而損失了大批艦隊。為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災難,薛西斯一世於公元前483年決定挖掘這條運河,旨在沿著希臘的亞索斯半島修築一個可以避風的通道,使其艦隊可以安全通過。
「薛西斯下令挖掘運河,基本上是出於自尊心,想要展示自己的權力留下紀念。」
工程由兩位波斯人巴巴瑞斯和阿塔卡耶斯負責監督,據說這項任務持續了三年之久,並在公元前480年完工。這一期間,當地的居民以及來自埃及和腓尼基的工人均被強行徵召參與建設。建築的總長度達到兩公里,寬度為30米,深度則達到3米,足以讓三列戰艦通過。
作為連接海洋的水道,謝爾西斯運河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必要,更是波斯帝國技術與國力的象徵。運河修建完成後,儘管在軍事行動中一度得到了使用,但在波斯艦隊通過后,運河便很快失去了意義,隨之陷入被遺棄的狀態。直至八十年後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該運河才首次再次被提及。
「運河作為一部分風景,依然被後來的歷史學家提及。」
謝爾西斯運河的存在曾經受到質疑,但隨著考古學的發展,許多現代的地理調查與探測技術已經證實了這條運河的存在。早在18世紀,法國的調查團隊便發現了運河的跡象。在隨後的幾十年中,包括英國和德國的隊伍都對這一地區進行了深入的調查。
特別是在1990年代,英國與希臘的合作地質調查利用了地震波勘探等現代技術,不僅找到了運河的整個走向,還證實了古希臘名將希羅多德的敘述。這些研究顯示,運河建造迅速且使用的時間相對短暫,反映出古代波斯技術的高超與工人的辛勤。
「運河的挖掘是古代波斯工程師智慧的結晶,更是他們對權力與榮耀的追求。」
謝爾西斯運河的建造,不僅是軍事上的需求,也是波斯帝國展示其宏偉雄心與技術能力的歷史證據。這種工程的背後,映射出古代社會的發展與複雜性。同時,對於我們來說,這也讓我們思考:在當今社會中,還有哪些類似的工程能夠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繼續影響著未來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