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地球的地理時,島嶼的分類似乎並非那麼簡單。許多島嶼被視為跨大陸存在,這背後的原因涉及到地質、政治及文化等多重因素。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揭開這些島嶼背後的秘密,了解它們如何在大陸之間架起一道無形的橋樑。
目前各國對大陸的劃分通常採取七大洲的模式。但事實上,不同的文化和地理背景可能導致對大陸數量的不同詮釋,最少可至四個大陸。島嶼的歸屬問題則取決於地理位置和地質結構,如位於鄰近的陸棚上,例如新加坡和不列顛群島;又或者是屬於相同地殼板塊的微大陸,如馬達加斯加和塞舌爾。
在大陸的邊界劃分中,有時候島嶼的地緣政治因素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回顧歷史,非洲與亞洲的劃分從來不是簡單的事。在古希臘的地理學中,「非洲」一詞最初指的是古代的利比亞,而非今天所認知的整個非洲大陸。現在,埃及坦白來說是一個跨大陸的國家,因為其西奈半島位於亞洲。然而,根據文化和政治的背景,埃及通常被視為非洲的一部分。
雖然埃及少於2%的人口住在西奈半島,但這些地理上的界線卻反映了文化的交錯和多元。
非洲與歐洲的間隔並不是直接的陸地連結,而更多的是與那些島嶼的關聯。亞速群島位於大西洋,雖然擁有較長的距離,卻仍然被視為歐洲的一部分,而加那利群島卻靠近非洲。這樣的情況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和政治對話,並加深了島嶼之間的複雜性。
作為亞速群島的歷史著作指出,"四大島嶼群通常被指派給非洲,儘管加那利和開普綠群島才屬於該大陸".
南極洲及其周邊島嶼沒有永久居民。此外,根據南極條約系統,60°S以南的土地主權都處於暫緩狀態。這點使得南極洲在地理上與其他大陸有著矛盾的關係,尤其是靠近它的聖赫德島與麥當勞群島,雖然未曾有過居民,但卻被視為澳大利亞的一部分。南極洲的研究有時甚至使其被聯合國歸入南美洲的範疇。
有學者指出,這些島嶼的孤立性使得它們與任何大陸都產生了某種斷裂的聯繫。
亞洲與澳洲的邊界通常被認為是在馬來群島的華萊士地區。這一地區的界定是基於地質學與人類學的多重考量,某些印尼島嶼如阿魯群島就被視作屬於澳洲大陸的一部分。
有學者曾經提出,"太平洋的島嶼因為大陸之間的隔閡而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特徵,使它們在歷史上常常與 亞洲大陸劃清界限".
總的來看,對於島嶼及大陸之間界限的認定不僅僅是地理定位的問題,更是文化和歷史的反映。這些跨大陸的島嶼無論是因為地質、政治還是文化的原因,始終顯示出大陸間的連結性。最終,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島嶼的複雜歸屬讓我們不禁思考:在未來的世界中,這樣的地理界限還會有改變的可能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