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坐在飛機上準備起飛或降落時,你或許會注意到耳朵裡發出的奇怪“噗噗”聲。這種現象其實與我們耳朵裡的一個重要結構——耳管(又稱也爾斯管,Eustachian tube)有著密切的關係。耳管的功能是調節中耳內的氣壓,當飛機升高或降低時,這個氣壓變化會造成耳膜受到影響,進而產生耳朵的悶塞感和“噗噗”聲。了解耳管的工作原理不僅能增進我們對這個現象的認識,也有助於我們理解在高壓環境下,如何保護自己的聽力。
耳管一般是處於閉合狀態,當我們吞嚥或打哈欠時,它才會暫時打開,讓空氣通過,調節中耳的氣壓。
耳管是一條連接鼻咽部和中耳的管道,成長約35毫米長,直徑約3毫米。耳管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平衡中耳和外界的氣壓。正常情況下,耳管是壓縮的,但它在吞嚥和施加正壓時會打開,以便讓中耳的壓力與外面環境的壓力達成平衡。
當飛機起飛時,周圍的氣壓從地面較高的壓力迅速下降到高空較低的壓力。這會導致中耳內的空氣稍微膨脹,試圖進入鼻咽部。相反,當飛機降落時,中耳內的空氣體積會減少,產生輕微的真空。這些變化會引起耳朵的悶感和噪音,為了平衡這些壓力,我們需要主動打開耳管,這通常是通過吞嚥或者使用其他技術(如Valsalva手法)來完成的。
在飛行的過程中,耳管的打開對維護正常聽力至關重要,此舉可以防止耳膜受到壓力影響而導致的臨時性聽力損失。
為了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減輕耳朵的不適,許多乘客會選擇使用幾種方法來促進耳管的開啟,例如吞嚥、打哈欠、嚼口香糖,甚至進行耳壓平衡的練習,主動“點擊”耳朵,以幫助平衡氣壓。這些動作可以促使耳管打開,讓空氣流入中耳,從而減輕耳朵的壓力感。
除了平衡氣壓,耳管還負責中耳內的黏液排除。如果感染或過敏影響耳管,可能會導致中耳積液,這為細菌提供了滋生的環境,進而引發耳部感染。這也是為什麼耳管阻塞常見於年幼孩子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的耳管較短且位置更為水平,使得液體更容易進入。
耳管均衡的功能不僅影響正常聽力,還涉及到耳部健康,了解耳管的工作原理能幫助我們預防耳部疾病。
耳管功能不正常的情況被稱為耳管功能障礙,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問題,例如耳部積液或反復出現的中耳炎。在一些較嚴重的情況下,外科手術可能是必要的治療方法,例如在鼓膜上進行小孔以促使氣流,這被稱為耳膜切開術。隨著更多醫學技術的發展,一些新方法如氣球導管擴張術也受到了關注,有效地解決耳管阻塞問題。
飛行時耳朵感到的“噗噗”聲是一個讓人困惑的現象,然而它反映了耳朵複雜而精細的生理機能。當你再次乘坐飛機,你是否會思考到這一切背後的科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