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壓砧(Diamond Anvil Cell, DAC)是一種高壓設備,其在地質學、工程及材料科學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種設備能將小型材料(通常小於一毫米)壓縮至極高的壓力,典型壓力範圍達到100至200吉帕斯卡(GPa),甚至能達到770 GPa的極端條件。通過這些極端環境的模擬,科學家們能夠重現深層行星內部的壓力環境,並合成在常規條件下無法觀察到的材料和相。
鑽石壓砧的核心運作原理在於利用小面积上的大力量來施加壓力,而不是在大面積上施加大力量。
鑽石堅硬且幾乎無法壓縮,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應力造成的變形和器具損壞。DAC的組成大致包括兩個相對的鑽石砧、壓力傳遞介質和一個隔板,用以容納待測材料,並透過光學技術來觀測試樣的特性。在此環境下,可以使用X射線衍射、荧光光谱、光學吸收,以及其他高壓下的信號進行量測。
鑽石壓砧的研究始於20世紀中期,由著名的高壓科學開創者Percy Williams Bridgman引領。到了1950年代,Charles E. Weir等人在國家標準局開發出首個鑽石壓砧原型,這一過程實現了高壓測試的廣泛應用。在其早期的發展中,這項技術的最大優勢之一是其光學透明性,使科學家可以實時觀察材料在高壓下的行為。
DAC的設計有多種變化,但其主要組件始終包括:施加壓力的裝置、兩個對應的鑽石砧、一個隔板以及壓力傳遞介質。這些組件的革新和完善,使DAC成為目前最有效的靜態高壓生成裝置。
鑽石壓砧被廣泛應用於材料科學的各個領域,包括新材料的合成、相變化的研究,甚至是對地球和其他行星內部結構的模擬。這一技術的最新應用之一是研究在高壓環境中微生物的生存。在2002年,科學家們以E. coli和Shewanella oneidensis為實驗對象,進行了在1.6 GPa下的生存實驗,結果顯示少量微生物在這種極端壓力下仍能存活,這進一步促進了對於外行星生物的研究。
這項研究揭示了微生物在極端高壓下的耐受性,且重申了對極端環境的研究需求。
儘管DAC技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科學家們仍在尋找更高效的方式來測量高壓下的溫度。傳統的加熱方法和激光加熱技術均受到操作範圍和控制精度的限制。研究者們目前正在探索雙側加熱的技術,透過同時使用兩個激光來均勻加熱樣本,提高測量的準確性。
在未來,隨著 DAC 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會有更多新的應用被探索,例如在宇宙探索中的潛在用場。如何利用 DAC 模擬其他行星的壓力環境,以獲得有關其地質和生物潛力的更深入的了解,或許將成為下一步的重要研究方向。
鑽石壓砧的技術不僅讓我們在地球上重現行星深處的極端環境,還可能將我們帶向對於宇宙生活的全新理解。在這樣的環境中,微生物真的能存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