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過敏性疾病的普遍性日益增加,選擇合適的抗過敏藥成為了患者的重要考量。比拉司汀(Bilastine)和西替利嗪(Cetirizine)被廣泛用於治療各類過敏反應,然而,哪種藥物的效果更為突出?本文將探討這兩種抗過敏藥的效果差異,並提供一些臨床研究的數據作為參考。
比拉司汀是一種第二代抗組胺藥,通過選擇性抑制組胺H1受體來預防過敏反應。該藥物的有效性與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德索拉他定相似。
比拉司汀自2010年獲得歐盟批准以來,主要用於過敏性鼻炎及蕁麻疹的症狀性治療。研究指出,比拉司汀在改善皮膚和眼睛過敏反應的症狀方面相當有效,並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根據歐洲過敏與臨床免疫學學會(EAACI)和過敏性鼻炎及其對哮喘影響(ARIA)倡議發布的治療標準,比拉司汀符合過敏性鼻炎的治療要求。
有關比拉司汀和西替利嗪的比較研究顯示,兩者在治療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和蕁麻疹(Urticaria)方面均顯示出良好的效果。在10項涵蓋4600多名患者的臨床試驗中,比拉司汀被與安慰劑及其他市場上的第二代抗組胺藥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每日口服14天的比拉司汀顯示出與西替利嗪和德索拉他定相同的療效。
在臨床研究中,比拉司汀的耐受性良好,與安慰劑的副作用相比,發生率相似。比拉司汀在一項臨床試驗中對於西替利嗪的耐受性表現更佳,報告的副作用明顯少於西替利嗪。此外,無論是在預臨床毒理學研究還是臨床研究中,均未觀察到比拉司汀的心臟安全性顯著問題。多項針對心臟安全的研究表明,使用比拉司汀不會導致QT間期延長等心電圖異常。
比拉司汀的副作用發生率低,且無明顯的抗膽鹼能不良事件,這使得其在臨床應用中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更高。
比拉司汀通常以口服片劑的形式服用,建議在空腹的情況下服用,以獲得最佳效果。根據澳大利亞的劑量指導,每日最大劑量為20毫克。雖然其起效時間因劑型而異,但一般在服用後30至60分鐘內開始見效。需要注意的是,比拉司汀與食物同時服用會影響其效果,應該在進餐前或進餐後的一段時間內服用。
雖然比拉司汀在歐洲、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獲得了批准,但截至2023年,仍然未獲得美國的批准。值得注意的是,希克瑪藥業於2021年同意開始FDA的批准流程,這表明該藥物在美國市場的潛在機會。
從目前的研究結果和臨床數據來看,比拉司汀和西替利嗪各有優劣。雖然兩者在療效方面相似,但在副作用的耐受性上,比拉司汀表現得更為優秀。當面對日益嚴重的過敏性症狀時,患者究竟應該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需求的抗過敏藥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