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特別是遠端橈骨骨折,通常是在體育運動中常見的傷害。這類骨折主要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往往是在運動過程中跌倒或受到撞擊時造成的。隨著運動參加人數的增加,這類骨折的發生率似乎也在上升,讓我們對於如何預防此類傷害進行深入探討。
遠端橈骨骨折是指橈骨靠近手腕的部分發生骨折。症狀通常包括疼痛、瘀傷及快速腫脹,有時還會伴隨變形。在年輕人中,此類骨折的常見原因是運動或交通事故,而在老年人則多見於摔倒時用手腕著地。
每位患者常伴隨的症狀有:用手支撐的摔倒歷史、手腕疼痛與腫脹、可能的畸形及麻木感。
在對手腕骨折進行檢查時,醫生會觀察腫脹、變形和壓痛等明顯特徵。特別是「晚餐叉」變形,代表骨折後的腱骨位移。若伴有神經麻痹,則需特別注意可能的神經損傷。
手腕骨折常見的形式包括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及Chauffeur骨折。確診通常依賴於病史、症狀及X光檢查。
大部分手腕骨折可經X光拍攝確認,並且可能需要後續的影像學檢查如CT或MRI。
對於大多數手腕骨折,初步治療以石膏固定或手術為主。手術通常在骨折位置未對位或關節面不連接時考慮進行。“不愈合”的現象較為罕見,但「愈合不良」則並不少見,可能導致持續的痛感或功能障礙。
雖然無法完全消除風險,但仍可透過一些方法降低發生骨折的機率,供應合適的教育與訓練至關重要。
年輕人在運動時應謹守安全擊球規則、穿著適當的護具,並透過適當的熱身與技巧訓練來避免跌倒。進一步的,社區應加強對運動安全的宣導,幫助減少意外發生的機率。
隨著運動場上的參與頻率上升,手腕骨折的風險似乎也在增加。透過了解其病因與治療方式,加上有效的預防措施,年輕運動員們可以有效降低受傷風險。面對如此常見的運動傷害,我們有沒有意識到,保護手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