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冷凍血漿(FFP)是一種來源於全血液的液體部分的血液產品,常用於治療因血液凝固因子不足而引發的疾病。許多醫療專家對FFP的效用充滿信心,特別是關於其逆轉抗凝劑(如華法林)作用的能力。然而,關於不同情況下FFP的使用以及其效果的探討,卻從未停歇過。
FFP的使用主要限於治療那些缺乏凝血蛋白的情況,這些特定的情況往往無法獲得專門的凝血因子濃縮物或不願使用此類產品。
在美國,FFP被定義為從一單位全血中經過離心分離後,於捐贈八小時內冷凍至−18°C(0°F)或更低的流體部分。儘管FFP是常用的製品之一,但也存在其他類似的血漿產品,如「24小時內冷凍血漿」(PF24),這種血漿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被更偏好使用。
FFP主要用於以下幾個醫療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FFP並不適用於所有手術患者,特別是在沒有出血的情況下,即使國際標準化比率(INR)超過9,FFP也不應該被視為首選。
使用FFP的風險包括疾病傳播、過敏反應暨超量輸血(TACO)以及與輸血相關的急性肺損傷(TRALI)。這些風險尤其在用於全血或紅細胞時相似。
根據數據,自2000年至2010年,美國的FFP使用量增長了十倍,現期每年達到近200萬單位。這一趨勢可能歸因於患者對於部件療法的更大接受度。
隨著醫學的進步,醫生也愈加依賴於其他血漿成分。例如,「單位供體血漿」在治療中輕微缺陷或多重缺陷的應用上顯示出同樣的效果。其他替代療法,包括使用纖維蛋白原濃縮物等,正在受到廣泛推崇。
FFP在臨床上的應用多樣而廣泛,雖然其確實能逆轉抗凝劑的部分效果,但並非所有情況下都是最佳選擇。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針對不同患者情況的治療選擇層出不窮,FFP的地位是否會受到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