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上,平均動脈壓(MAP)是指一個人在單個心臟週期中的平均血壓。儘管估算MAP的方法有所不同,但常見的計算方法是將脈搏壓(即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的差)的一部分,加到舒張壓上。正常的MAP約為90 mmHg。MAP的變化受到心輸出量和全身血管阻力的影響,並在臨床上用來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這些研究中,MAP低於90 mmHg表示低風險,而超過96 mmHg則代表「第一期高血壓」,並伴隨增加的風險。
「MAP的測量可以直接進行或依據收縮壓和舒張壓來估算。」
平均動脈壓可以通過使用血壓計來間接測量,這是最常見也最不具侵入性的方法。利用血壓計的擠壓計測量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快速而方便地獲取所需數值。除了血壓計外,還有通過動脈導管和傳感器連接進行侵入性測量的方式。
虽然MAP只能通过侵入性监测直接测量,但可以通过简单的公式进行估算。年輕人的生理特徵與成年人有所不同,這使得對於他們的MAP計算在某些情況下需略作調整。
「對於年輕患者,MAP的計算公式會稍有調整,有助於更準確地維持其腦部血流。」
在高心率的情況下,MAP的計算需更精確地加以考量,因為動脈壓脈搏的形狀會有所變化。使用進一步的公式可以計算出在此狀態下的MAP,進而更好地理解心臟及全身血液循環的狀況。
研究顯示,MAP水平大於90 mmHg,將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使其成为描述器官灌注壓的重要指標。對於住院病人來說,MAP的數值更是影響到他們的生存機率。
「一旦出現急性MAP下降約25%的情況,將會有機會導致器官損傷與可能的死亡。」
因此,當進行血壓監測或治療之時,MAP的作用與收縮壓同樣重要。MAP作為指標的意義在於,它能在不同情況下呈現出心臟功能和全身血流的實際狀況,無論是在急性醫療情況下還是在常規健康檢查中。
在高血壓方面,對於年輕患者,較高的MAP值能更好地預測中風的風險,而在年長者中,MAP的變化則提示了心血管疾病的潛在風險。所以,持續關注自身的血壓,了解自己的MAP狀況,將對健康管理至關重要。
最後,如何有效地跟蹤和控制平均動脈壓,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對於心血管健康的理解與實踐,這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值得深思的議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