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7年,隨著Apple收購了NeXT公司,一場操作系統的革命開始了。這場變革不僅影響了Apple的未來,更改寫了整個電腦操作系統的歷史。這次的收購讓Apple得以重新掌舵,並為他們的「Mac OS X」鋪平了道路,最終演變成如今的macOS。
「我們需要一個現代化的操作系統,這是讓開發者和用戶滿意的關鍵。」
在此之前,Apple的經典Mac OS已經運行了近一個世代,並且面臨著許多技術上的挑戰。此系統自1984年推出至1999年最終更新為Mac OS 9,不斷暴露出其在多用戶處理及記憶體保護等方面的局限性。因此,為了打造一個符合未來需求的操作系統,Apple決定將重心放在Unix技術之上,而這也正是NeXT所擁有的技術基礎。
Apple將NeXT的OPENSTEP系統作為新操作系統的基礎,與舊版Mac OS完全不同的代碼基座,並開始進行一系列的用戶介面改變。為了方便原有用戶的過渡,他們在早期版本中推出了Classic Environment,讓舊版應用程序能夠順利在新系統上運行。
「我們的美麗新世界將展現在每位Mac使用者面前,這不再只是一次簡單的升級,而是一場全面的革新。」
1999年,Apple首度推出了Mac OS X Server 1.0,雖然它不具備後來標誌性的Aqua界面,但卻為後續的桌面版奠定了基礎。2001年首發的Mac OS X 10.0(內部代號為Cheetah)經歷了包括性能不佳及應用程式稀少等問題。然而用戶對於這次全新嘗試仍抱有極高的期待,並伴隨著後續的改進,Mac OS X逐漸找回了失去的信心與尊重。
Apple在2001年推出的Mac OS X 10.1(內部代號Puma)則引入了更穩定的性能及更多功能,獲得了相對廣泛的正面評價。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版本如Jaguar、Panther及Tiger等接連推出,每個版本皆帶來不同的提升和改進,使得Mac OS X逐漸成熟。
特別是在2003年的Mac OS X 10.3 Panther版本中,Apple引入了Exposé功能,這使得用戶對開放窗口的管理變得更加高效。接下來的Tiger版本更是J編發表了超過200項的新功能,許多基本架構及底層技術開始更趨完整與穩定。
「舊的方式已不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帶來變革,才能繼續向前。」
2007年的Mac OS X 10.5 Leopard標誌著操作系統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這是Apple首次在同一版本中將PowerPC及Intel兩種架構的支援整合,並獲得UNIX認證。這使得Apple的技術向業界標準靠攏,也為未來的macOS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在這段期間,Apple對開發者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強,推出了Carbon開發環境,無縫過渡舊版應用至新平台。伴隨著開放原始碼策略,Darwin作為操作系統的核心部分也開始被釋出,讓更多的開發者能夠參與其中。
在Steve Jobs的領導下,Apple在面臨重重挑戰的背景下,發起全面改變,讓一個曾經昏暗不明的未來轉向了光明的方向。這次變化不僅是一個操作系統的演進,更是一個企業文化與技術文化的根本性重塑。
如今,macOS已經發展至最新的版本,從根本上改變了用戶的操作體驗和開發者的生態。這一切的開端,正是在1997年那個極具挑戰的決定,你是否也曾思考過,科技的進步究竟源於執著的創新,還是偶然的機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