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外包如何影響你的工作機會!

外包是一項商業實踐,企業透過外部供應商來執行本應內部處理的商業流程。這種模式的興起不僅影響了商業運作本身,也對許多工作的提供和機會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將部分業務流程外包給外部公司,這讓許多員工和求職者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業路徑。

1979年諾貝爾獎得主Oliver E. Williamson曾指出,治理結構是「決定交易整合性」的框架。

外包的歷史演變

外包這個術語自1981年以來逐漸被廣泛接受,那時美國的製造業工作崗位開始向海外轉移。隨著全球化的推進,許多公司將業務重心轉向成本較低的國家,以實現更高的資源利用效率。

為何公司選擇外包?

外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降低成本,特別是在營運及非核心業務方面。許多企業認識到,將某些功能外包給專業的服務提供者可以減少內部資源的壓力,並提高整體效率。這種做法也許能讓公司專注於其核心競爭力,從而提高生產力和盈利性。

「做好你擅長的事情,並將其他的外包出去。」——這句話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成為了支持外包的商業標語。

當前外包模式的特徵

現今的外包模式涵蓋了多樣的業務流程,從傳統的製造業到資訊科技和客戶服務,甚至包括知識工作者的外包。而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職位已經不再受限於地理位置。

外包對工作機會的影響

然而,外包所帶來的並不僅僅是成本結構的變化。這一過程也引發了許多關於工作安全和職業穩定性的質疑。根據一項研究,在2000年至2010年期間,美國由於外包導致的工作損失達到687,000個。在此期間,許多行業經歷了不小的震盪,特別是計算及電子行業。

「更多的工作被外包了,影響了美國的就業市場。」

從外包向內部化的轉變

事實上,隨著企業慢慢認識到外包的潛在風險,不少公司開始進行內部化操作,這被稱為「重新內部化」。根據2017年的一份報告,IBM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增加25,000名美國本土工作人員,這表明企業對外包的態度已經開始改變。

結論

隨著全球商業環境的不斷變化,外包或許會在未來的職場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但無論是外包還是內部化,個人在職業生涯中的適應能力才是更重要的因素。在你面對不斷變化的職場環境時,你又會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呢?

Trending Knowledge

為什麼企業越來越愛外包?揭開背後的秘密!
隨著全球化及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外包成為許多企業優化管理和降低成本的策略之一。這一商業實踐不僅僅是為了節省開支,還涉及到各種其他的動機和背後的考量,這使得外包成為當今商業環境中越來越受歡迎的選擇。 外包的定義與歷史 外包,即企業利用外部服務供應商來處理本來應由內部處理的業務流程,這一術語早在1981年便已出現在商業語境中。隨著經濟全球
外包與本土化的對決:哪個策略才是真正的贏家?
<blockquote> 外包是一種商業做法,許多公司選擇為了成本效益和專業知識而將業務流程外包給外部供應商。 </blockquote>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許多企業都在考慮是否應選擇外包或本土化策略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外包,即將原本內部運作的業務流程,轉交給其他公司來執行,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反觀本土化則強調將業務流程保留在本國,著重於本地資源的
外包的驚人歷史:為何美國的工廠移往海外?
外包是一種商業實踐,企業會將內部處理的業務過程移交給外部提供者。這一術語最早出現在1981年,當時美國的工廠紛紛將工位轉移至海外,這一轉變對許多小型工業城鎮的經濟和文化造成了重大影響。這一過程中,企業希望通過全球勞動力的套利來獲得巨大的財務節省,從而將成本降低至最少。 <blockquote> “做你最擅長的事情,將其他的外包出去。”這句話已成為國際公認的商業標語
外包的隱秘動機:為何企業願意冒險?
<header> </header> 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中,「外包」已成為許多企業的一種常見做法。這一過程使企業得以將一些業務流程轉移至外部供應商,雖然在某些情況下,這也可能意味著會將員工和資產轉移到另一家公司。外包的概念最早出現於1981年,當時美國的製造業工作逐漸轉向海外,導致一些小型工業城鎮的經濟和文化崩潰。隨著時間的推移,外包的影響已擴展至多個行業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