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研究顯示,Cutibacterium acnes(之前被稱為Propionibacterium acnes)不僅與青春痘有關聯,也可能引發某些眼科疾病,讓人重新審視這種平時被忽視的皮膚細菌。此細菌主要在人類皮膚和毛囊中生存,並常見於健康人的皮膚中,但有時卻會變成問題的根源。
Cutibacterium acnes是一種相對緩慢生長的厭氧菌,通常與皮膚條件如青春痘有關,然而最近的研究發現它也可能導致慢性睑腺炎及在眼內手術後引起的眼內炎。
這種細菌原本被認為是皮膚正常菌群的一部分,但研究表明,當其數量失衡時,可能導致炎症惡化並引起如青春痘等皮膚問題。據估計,青春痘影響著超過4500萬美國人,而20%的皮膚科門診則專注於此類問題。
Cutibacterium acnes通常寄居在毛囊深處,利用皮脂及皮膚細胞的代謝產物作為能量來源。當皮脂腺過度活躍時,C. acnes的生長便會加速,這可能導致毛囊堵塞並引發炎症。
青春痘不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照護問題,影響著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青少年與成人。
目前,醫療界多數藉由抗生素來治療青春痘,但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日益嚴重,迫使醫生尋求其他治療方案,包括與過氧化苯甲酰等廣泛抗菌劑的聯合使用,或使用常見藥物如異維A酸對抗嚴重或抗藥性青春痘。
近年的研究發現,Cutibacterium acnes可成為白內障手術後慢性眼內炎的常見病因,還可能導致角膜潰瘍等眼部問題,這些都提醒了醫生在進行眼科手術時應特別注意這種細菌的存在。
在眼科手術後,C. acnes引起的感染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視力損傷,重視這一細菌的角色至關重要。
有證據顯示,C. acnes在手術中為病人的組織造成了長期和潛在的併發症,其重要性不容輕忽。
除了青春痘和眼科問題,Cutibacterium acnes 在其他健康問題中也是一個可能的罪魁禍首,例如在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中,這種細菌可能會導致骨骼微裂,造成疼痛。同時,它在一些非典型病症如肉芽腫性疾病中也有被發現,這些疾病通常與免疫系統有關。
C. acnes被視為一種機會性病原體,可能引起一系列術後及裝置相關的感染。
當然,抗生素抵抗的問題不斷惡化,這促使科學家們逐步開展對於新療法的探索。
針對Cutibacterium acnes的進一步研究顯示,它在皮膚炎症、眼科疾病以及潛在的慢性病理過程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醫學界希望透過對這種細菌的更深理解,能夠來發展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在尋找新型治療方案的過程中,探尋這類細菌在人體各組織中的角色,將可能成為未來公共健康研究的新趨勢。
Cutibacterium acnes的存在提醒我們,許多看似平常的細菌實則可能對健康構成威脅。你有想過,身邊的微生物是否也有未被發現的影響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