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食用品,或稱為大麻食品,是指含有脱羧化的大麻素(即大麻提取物中轉化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食物。這些食用品可以是自製的,也可以是商業生產的。大麻食用品不僅可以是食物,還可以是飲料。與吸煙不同,大麻食用品的效果需要幾個小時才能消化,而效果通常在食用後的二到三小時達到巔峰,持續約六小時。這些食物或飲料的成分會影響劑量的時效性與效力。大多數大麻食用品含有較高含量的四氫大麻酚(THC),而THC會引發各種效果,如增強感官知覺、放鬆、昏昏欲睡、口乾、愉悅、未實體感知及可能的幻想、偏執以及焦慮的減少或增加。
在印度,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有對大麻食用品的早期記錄,其中最著名的是Bhang,這是一種用酸奶、堅果、香料和玫瑰水製成的飲品,是印度教慶祝的節日Holi的官方飲品。
東方的歷史中,大麻食用品的最早紀錄來自公元前2000年。除了Bhang,北非的游牧柏柏爾民族在約11世紀創造了另一種大麻食用品,Majoun(大麻果醬),它通常包括大麻提取物、茄子種子、蜂蜜及堅果等成分。
西方方面,最早的食用品出現在1465年的一本食譜中,書名翻譯為「關於尊貴的享樂和健康」,由巴爾托洛梅奧·普拉蒂納所著。在美國,第一個記載大麻食用品的食譜出現於1960年代的《愛麗絲·B·托克拉斯食譜》中,該食譜包括了與大麻有關的巧克力糖,成為了1960年代反文化運動的代表之一。
食用大麻的效果一般比吸入要強而且持續更久。不同製作形式會影響大麻素的消化和新陳代謝速度。一般來說,食用產品的消化速度比吸入產品慢,並可能導致多次劑量峰值。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食慾增加、口乾及眼紅。大麻食用品中的THC能導致放鬆和欣快感,而CBD則無精神活性卻可減輕焦慮等症狀。
一些使用大麻食用品的患者是為了治療特定的疾病,例如癌症病人的食慾、疼痛或體重損失問題。
有報告指出,食用高濃度THC的大麻食用品可能會造成幻覺、焦慮及偏執等負面反應。此外,食用過量的THC可能會導致行為障礙和生理負擔。法律規範下的食用品標籤標示THC含量,以避免過量使用的風險。
一些研究表明,長期使用大麻可能會影響心臟功能和認知發展,但目前的研究尚未證明食用大麻會導致致命。
所有食物類大麻食用品的基本要素是含有已經注入THC的脂肪。常見的例子包括餅乾、糖果及薯片等。也有來自阿爾及利亞的Dawamesc,這是一種結合了糖、橙汁、香料和堅果的食品。
大麻飲品同樣可能實現大麻食用品的效果,並且可以是咖啡、茶及某些酒類的混合物。
還有其他類型的產品,比如大麻油、酊劑和膠囊等,都屬於通過口腔吸收的大麻食用品。
儘管食用大麻的受歡迎程度日益上升,但對於兒童意外服用大麻食用品的案例也在上升,這引發了家長和法律的廣泛關注。適當的包裝和標示可以降低意外暴露的風險。
2022年,美國毒理數據系統報告記錄了約6000起因兒童食用大麻食用品而撥打求助電話的案例,這無疑是提醒我們如何有效地教育公眾和保護兒童。
大麻作為一種文化和醫療用途的食材,有著悠久且神秘的歷史,這引發許多問題。你準備好深入探索大麻食用品的世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