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現今醫學的快速發展與個體化醫療的需求,基因如何影響藥物反應成為了熱門的研究話題。其中,細胞色素P450 2C19(簡稱CYP2C19)酶的變異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因為這種酶在15%至20%的亞洲人中存在罕見的變異,這讓這些人對常用藥物的反應有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CYP2C19是肝臟中最重要的藥物代謝酶之一,負責代謝至少10%的臨床用藥。
這種酶的基因多態性造成了個體對藥物的代謝能力差異,這可能會導致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時出現意想不到的反應。舉例來說,普遍使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克拉格定(clopidogrel)對CYP2C19的依賴性特別高。克拉格定本身是一種前藥,必須通過CYP2C19的代謝轉變為活性形式才能發揮其藥效。這意味著攜帶CYP2C19變異的人群,可能因為代謝能力下降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甚至增加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研究指出,CYP2C19*2和CYP2C19*3等變異會降低克拉格定的療效,與未攜帶該基因變異的患者相比,這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相對風險提高1.53至3.69倍。
具體來說,CYP2C19基因有多種變異,影響著藥物的代謝能力。最常見的是CYP2C19*1(野生型),這種型別通常是正常的。相對的,CYP2C19*2和CYP2C19*3型別被視為功能缺損的等位基因,會導致代謝能力降低,而CYP2C19*17則是功能增強的等位基因,會增加酶的活性。這使得擁有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在接受相同藥物治療時,可能會出現截然不同的藥物反應。
這些發現凸顯了藥物基因組學的價值,醫療提供者可以根據患者的基因型來調整用藥計畫,從而提升療效及減少副作用。舉例來說,對於有CYP2C19*2或*3變異的患者,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其他不依賴CYP2C19代謝的抗血小板藥物,如替卡格雷(ticagrelor),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據報導,2021年的研究顯示,與克拉格定相比,替卡格雷在CYP2C19功能缺損的患者中有著更好的療效。
然而,對於持有CYP2C19*17基因變異的患者來說,雖然這個變異有助於提高代謝率,增加對某些藥物的反應,但也可能導致不必要的副作用。例如,高劑量的抗憂鬱藥物在這些患者身上可能效果不彰,並且因此需要更謹慎的監測與調整劑量。
對於藥物的反應,不同的人可能因持有不同的基因型而出現截然不同的反應。這一點在臨床試驗中頻繁出現,但對於這些變異的潛在機制仍然我們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對藥物作用的影響。如果一個基因變體可能是讓一些患者無法有效反應藥物的原因,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調整我們的用藥策略,以迎合不同患者的需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