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應用協議(WAP)是一種早已過時的技術標準,用於通過移動蜂窩網絡訪問信息。自1999年推出以來,WAP允許使用兼容移動設備的用戶瀏覽新聞、天氣和體育賽事等內容,這些內容由移動網絡運營商提供,專為移動設備的有限功能設計。在WAP推出之前,移動服務提供商對於提供互動數據服務的機會非常有限,但他們需要互動性來支持互聯網和網頁應用程序。儘管在推出時受到熱捧,但WAP遭到了一些批評。然而,GPRS網絡的引入,提供了更快的速度,改善了WAP的使用體驗。WAP內容是通過WAP瀏覽器訪問的,這類似於標準的網頁瀏覽器,但旨在閱讀專門為WAP設計的頁面,而不是HTML。
WAP內容以“卡片”的形式組織,這些卡片類似於HTML網頁,是WAP中用於數據傳輸的單位,每個都有自己的唯一URL。
WAP標準描述了一個協議套件或堆疊,允許WAP設備和軟件與不同的網絡技術(如GSM和IS-95,也稱CDMA)之間的互操作性。套件中最低層的協議是無線數據報協議(WDP),它作為一個適配層,使每個數據網絡在上層看起來像UDP,通過提供不可靠的數據傳輸。
WAP網站是用WML編寫的,這是一種標記語言,WAP以“甲板”的形式提供內容,甲板有多個卡片。
WAP的URL可以在地址欄中輸入,類似於HTTP中的URL。WAP設計旨在在帶寬受限的網絡中運行,通過在傳輸數據之前進行數據壓縮來實現。
WAP Push被納入規範,允許WAP內容以最小的用戶干預推送到移動手持設備上。WAP推送是一種特殊編碼的信息,其中包括通往WAP地址的鏈接。
WAP推送的變體,即服務加載(SL),可以直接打開瀏覽器顯示WAP內容,無需用戶互動。
在2002年,推出了重新設計的2.0版本。這個版本使用了簡化的XHTML,並且支持端到端HTTP,摒棄了舊有的網關和自定義協議套件。
WAP論壇成立於1998年,由愛立信、摩托羅拉、諾基亞和無線星球合作建立。該論壇的目標主要是將多種無線技術統一為一個標準化的協議。1999年,荷蘭移動運營商Telfort BV成為首個推出WAP網站的公司。
許多評論員對WAP的使用提出了諸多問題,指出其給用戶帶來了與非移動的互聯網使用體驗的巨大差距。
WAP的許多爭議來自於其與傳統網頁的脫節,特別是在硬件和規格問題上。早期的WAP標準包含許多可選功能和不足的要求,導致兼容設備之間的實際行為差異很大。
WAP的最初設計旨在跨越不同的協議提供協議獨立性。隨著技術發展,WAP的設計過於複雜,而無法更簡單直接地應對當時的需求。這使得WAP的使用者面臨了更加多樣化的配適問題。
雖然WAP在早期的移動互聯網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它逐漸被更新的標準所取代。今天,當我們回顧這一歷史時,你是否會思考,未來的技術發展會給人類帶來哪些新的可能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