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層氣,又稱煤床甲烷,近年來在能源界的地位逐漸上升。這種天然氣主要來源於煤層,並在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地得到商業化開發的重視。煤層氣的存在不僅是能源的一種選擇,同時也伴隨著環保和經濟的考量,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煤層氣的開發歷史充滿了挑戰與機遇。
煤層氣主要是由煤層中吸附的甲烷所組成,通過吸附過程在煤基質中儲存。由於其不含硫化氫,因此被稱為“甜氣”。相較於傳統的砂岩氣藏,煤層氣的特性在於其儲存方式及開採難度。
煤層氣的發現源於煤層中甲烷的排放。為了安全,早期礦工首先進行通風,讓甲烷排出。在美國,煤層氣作為天然氣資源在1970年代得到了政府的重大支持。
在1970年代末,美國政府看到低於市場價格的天然氣價格限制制約了天然氣的開採,於是便加大了對煤層氣的投入與研究。美國能源部資助了多項非傳統天然氣來源的研究,其中包括煤層氣。為了鼓勵煤層氣的開發,聯邦政府還對其免除了價格控制並提供稅收優惠。
雖然煤層氣作為一種相對“清潔”的能源,其開發過程中卻也伴隨著環境的考量。燃燒煤層氣會排放二氧化碳,而甲烷作為溫室氣體所造成的影響被認為是相當顯著的。
研究表明,煤層氣的生命周期排放的溫室氣體相較於燃煤發電要少一半,但仍需注意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甲烷洩漏問題。
在澳大利亞,煤層氣的商業開採自1996年起便開始逐漸擴大,而在加拿大和英國等地也正在進行相應的開發行動。如今,美國的煤層氣產量在全球占有相當大的份額,這亦顯示出煤層氣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重要性。
隨著人類對能源需求的上升,煤層氣的潛力將日益受到重視。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也在評估各自的煤層氣資源,並尋求創新技術以提高其商業價值。而未來煤層氣的發展是否能在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之中找到平衡,將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