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西哥城的查普爾特佩克公園內,國家人類學博物館是一座聚焦於墨西哥前哥倫布時代遺產的寶藏。這座獨特的博物館不僅是墨西哥最大的博物館,也是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探索古代文明的奧秘。
這座博物館被認為「是民族的珍寶與身份的象徵。博物館是意識形態、科學與政治成就的綜合體。」
博物館於1964年由墨西哥總統阿道夫·洛佩斯·馬特奧斯開幕,其設計是由著名建築師佩德羅·拉米瑞茲·巴斯克斯與其團隊負責。這座充滿現代感的建築結合了自然環境,擁有環繞著中央庭院的展覽廳,並且以一根纖細的柱子支撐著巨大的混凝土伞。
與德克薩斯州的歷史一樣,國家人類學博物館的歷史同樣悠久。早在18世紀末,收藏家洛倫佐·博圖里尼的藏品便被用以創建墨西哥的皇家和教會大學,這些藏品後來成為國家人類學博物館的重要基石。
隨著時光流逝,19世紀時期,這座博物館吸引了包括亞歷山大·馮·洪堡在內的著名學者。而到了1825年,墨西哥首位總統瓜達盧佩·維多利亞提議成立國立墨西哥博物館,將其昇華為一個獨立的機構。
「這座博物館的成立,象徵著對墨西哥豐富文化遺產的讚頌。」
隨著時間的推進,博物館不斷擴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博物館隨著館藏量的增加,再次被分為專注於歷史的博物館以及專注於前哥倫布時期的國家人類學博物館。
現今,博物館內著名的珍藏包括陽光石、奧爾梅克文明的巨大石頭頭像以及從奇琴伊察的神聖水井中發掘出的瑪雅文明寶藏等。這些文物的存在,不僅是對古代文明的追憶,也是對當代墨西哥文化根源的深刻反思。
「在對這些文化的見證前,今天的墨西哥向墨西哥的原住民致敬。」
博物館的展覽分為多個部分,涵蓋了西北、美洲原住民、瑪雅、墨西哥等地區的前哥倫布文明。展覽中更設有一個關於阿茲特克首都特諾奇提特蘭的模型,這個城市的遺跡如今成為了現代墨西哥城的中心。
不僅如此,博物館也經常舉辦專題展覽,聚焦於其他世界偉大文化的歷史。在過去,曾有關於古代伊朗、希臘、中國、埃及、俄羅斯及西班牙的展覽吸引了國內外的目光。
在1985年發生的著名搶劫事件後,博物館仍然堅韌不拔,努力恢復其聲威與價值。這場事件引發了對博物館安全性和文物保護的討論。
所有這些文物背後,都隱藏著無數故事,從古老的文明到如今的研學,都在持續啟發著探索更多知識的熱忱。
當我們望著那一塊塊凝聚了歷史的石頭,是否會思考這些文明如何影響現代社會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