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是指其化學式中至少包含一個氧原子與其他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本身是一種狀態的氧離子,帶有淨電荷-2,其組成的化學公式中帶有氧的氧化態為-2。地球的地殼大部分由氧化物組成,即使是被認為是純元素的材料,也常會形成氧化物的表面膜。例如,鋁箔在氧化環境中會形成一層薄薄的Al2O3(稱為鈍化層),保護其不被進一步氧化。
氧化物的形成途徑非常多樣,與幾乎所有元素都有關緊密連結。
金屬氧化物的產生,常伴隨著其他金屬化合物的分解,比如碳酸鹽、氫氧化物與硝酸鹽等。以製造氧化鈣為例,當碳酸鈣(石灰石)加熱分解時,會釋放二氧化碳:
CaCO3 → CaO + CO2
在氧氣氣氛中,幾乎所有元素在加熱時都會與氧反應,導致氧化反應。例如,鋅粉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氧化鋅:
2 Zn + O2 → 2 ZnO
在礦石提煉金屬的過程中,常會經由焙燒金屬硫化礦石而生成氧化物。以鉬礦(MoS2)為例,經過焙燒後轉變成鉬三氧化物,這是幾乎所有鉬化合物的前趨物:
2 MoS2 + 7 O2 → 2 MoO3 + 4 SO2
貴金屬(如金和鉑)因抵抗與氧的直接化學結合而備受珍惜。
非金屬氧化物中,最重要和最普遍的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這些物質的形成源自於對碳或碳氫化合物的完全或部分氧化。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會生成一氧化碳:
CH4 + 3/2 O2 → CO + 2 H2O
而在過量氧氣的環境下,則產生二氧化碳:
CH4 + 2 O2 → CO2 + 2 H2O
氮的轉化成氧化物相對困難,但氨的燃燒可以生成一氧化氮,進一步與氧反應形成二氧化氮。
氧化物的結構範圍從獨立分子到聚合物和晶體結構不等。固體氧化物通常具有聚合物的結構,雖然大多數金屬氧化物都是晶體固體,但許多非金屬氧化物則為分子。分子氧化物的例子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氧化物的還原反應在某些金屬的生產中被廣泛應用。許多金屬氧化物可以通過加熱來還原成金屬。以銀氧化物為例,它在200°C時就可分解:
2 Ag2O → 4 Ag + O2
最常見的是,金屬氧化物通過與化學試劑反應而還原。常用的還原劑是以焦炭形式存在的碳。舉例來說,鐵礦的熔煉過程中涉及多個反應,其中簡化方程如下:
2 Fe2O3 + 3 C → 4 Fe + 3 CO2
氧化物的溶解通常會改善金屬的回收與利用率。
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我們對氧化物的了解也在不斷增進。這不僅對材料科學有重要意義,也在催化、能源存儲和環境治理等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金屬氧化物知識的深入,我們又能利用這些信息去追求哪些新技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