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柚(Citrus × paradisi),這種亞熱帶柑橘樹以其相對較大、酸到半甜、略帶苦味的果實而聞名。它的果肉被分成幾個部分,顏色從淺黃到深紅不等。葡萄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的巴巴多斯,作為一種意外的雜交水果,它是甜橙(C. × sinensis)和柚子(C. maxima)之間的偶然交配的產物。這些柑橘類植物於十七世紀從亞洲傳入加勒比海地區。葡萄柚又被稱為“禁果”,最初被稱為柚子,這個名稱現在主要用於指代 C. maxima。
葡萄柚的出現不僅是自然的奇蹟,還是植物學家的驚人發現,這種水果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美味之一。
葡萄柚樹通常高達4.5到6米,但可長至13.7米。其葉片長達15厘米,光滑且呈深綠色。樹上會開白色花朵,花瓣數量一般為四或五瓣。果實的外皮為黃橙色,形狀通常呈扁球體,直徑在10到15厘米之間,果肉分割,口感酸甜相間,根據品種的不同,其果肉顏色可以是白色、粉色或紅色,通常紅色品種的甜度最高。
“1929年的'Ruby Red'葡萄柚的商業成功為這種水果的普及打下了基礎,這背後的故事令人著迷。”
生的白葡萄柚含有90%的水分,8%的碳水化合物,1%的蛋白質,並且基本上不含脂肪。在每100克的參考量中,生葡萄柚提供138千焦(33千卡)的能量,是維生素C的豐富來源(占每日需求的37%),但其他微量營養素的含量則不顯著。
與其他柑橘類水果一樣,葡萄柚因其檸檬酸含量而呈現酸味。葡萄柚汁的檸檬酸含量大約是檸檬汁的一半,卻比橙汁高出近50%。在哥斯達黎加,特別是在阿特納斯,葡萄柚常與糖一同煮熟,以平衡其酸味,形成美味的甜點;在海地,葡萄柚主要用來榨汁(jus de Chadèque),也用來製作果醬(confiture de Chadèque)。
“葡萄柚的味道和香氣受其成分影響,腺倍半萜和單萜的組合使得葡萄柚有着獨特的風味。”
葡萄柚及其果汁會與多種藥物相互作用,造成骨髓抑制、腎毒性、心率異常等多種副作用。其中,葡萄柚中的呋喃香豆素(如bergamottin和6',7'-dihydroxybergamottin)能抑制使90%藥物代謝的CYP3A4酶。這樣的影響可能導致血液中藥物濃度過高或過低,從而導致不良反應或失去療效。
“若不注意,單顆葡萄柚或一杯200毫升的葡萄柚汁可能會導致藥物過量。”
截至2022年,全球的葡萄柚產量(連同柚子的產量)為980萬噸,其中中國占全球總產量的53%,越南則是主要的次級生產國。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及對水果需求的增加,葡萄柚的市場也日益增長。
葡萄柚作為一種自然雜交水果的出現,歷史上有著不尋常的背景。據說,17世紀的商人“沙多克船長”將柚子種子帶到牙買加,並培育出第一批水果,而這些水果後來被稱為“沙多克”。直到1814年,英國博物學家約翰·盧南才首次使用“grapefruit”這一名稱來描述類似的牙買加柑橘。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水果的名字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以及各種衍生品的出現,從而在1760年代開始進入了主流食品市場。
“葡萄柚的歷史不僅展現了自然的奇妙,也是人類智慧與創新的結晶。”
今天的葡萄柚不僅是一種全球熱賣的水果,還成為了人們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獨特口味和營養價值使其在市場上持續受到歡迎,而它的故事是否會隨著新發現的進展而持續演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