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是一種由脂肪組織組成的良性腫瘤,通常柔軟可動,並且無痛。雖然大多數脂肪瘤位於皮膚下方,但偶爾也可能出現在更深的部位。脂肪瘤的直徑多小於5釐米,常見的出現部位包括上背部、肩膀和腹部。人們可能會有多個脂肪瘤,但其根本原因通常不明。
根據研究,脂肪瘤的發生與家庭史、肥胖和缺乏運動等風險因素有關。
診斷脂肪瘤通常是通過身體檢查進行的,偶爾需要透過醫學影像或組織活檢來確認。大多數情況下,脂肪瘤不需要治療,除非它們變得疼痛或限制活動。但是當脂肪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或出於美容原因,人們通常會選擇手術移除。
脂肪瘤有多種亞型,包括腺脂肪瘤、血管脂肪瘤和纖維脂肪瘤等。腺脂肪瘤與汗腺有關,而血管脂肪瘤則是一種伴隨疼痛的皮下結節。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纖維脂肪瘤含有大量的纖維組織,這些不同類型的脂肪瘤可以在許多不同的位置出現,從皮膚到內臟。
脂肪瘤的形成不一定具有遺傳性,但一些遺傳性疾病如家庭性多發性脂肪瘤症可能與脂肪瘤的發展有關。至今有研究表明HMG I-C基因的變異可能與脂肪瘤的形成相關。此外,有報導指出輕微的創傷可能觸發脂肪瘤的生長,但這一連結仍然存有爭議。
診斷脂肪瘤通常較為簡單,透過物理檢查便能初步判斷,有時需要進行磁共振成像(MRI)以確認其良性。在治療上,除非脂肪瘤造成疼痛或影響功能,否則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任何治療。脂肪瘤的移除通常是一個簡單的外科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且大多數案例不需住院。
手術後,患者通常可以在當天返回家中,並且不需要住院治療。
雖然脂肪瘤不會引發癌症,但在內臟中的脂肪瘤有時會引起併發症,如消化道出血或麻痺。在這些情況下,處理可能會更為複雜。因此,對於內臟中的脂肪瘤應該及時進行診斷和評估。值得注意的是,深層脂肪瘤的復發率比淺層脂肪瘤更高,這可能是因為深層脂肪瘤的完全外科切除較為困難。
約2% 的一般人群會出現脂肪瘤,這些腫瘤可以在任何年齡出現,但最常見於中年人,特別是40到60歲之間的人。儘管皮膚脂肪瘤在兒童中較為罕見,但在某些遺傳疾病中也可見到其出現。脂肪瘤通常相對較小,直徑大約為1至3釐米,但在少數情況下,可能會長成“巨型脂肪瘤”,其直徑可達10至20釐米,重達4至5公斤。
脂肪瘤也會在許多動物中出現,尤其是年長的狗,它們最常見於拉布拉多獵犬、德國牧羊犬和迷你雪納瑞等品種。超重的雌性狗特別容易發展出脂肪瘤,通常每隻年長或超重的狗都會有至少一個脂肪瘤。值得注意的是,在馬隻中,帶梗的脂肪瘤有可能導致腸道扭曲,進而導致腸壞死和腹絞痛,甚至死亡。
脂肪瘤的存在不僅影響人類,似乎還與我們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這樣的病例是否提醒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健康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以防止脂肪瘤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