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飲食文化深深影響著公眾健康,而位於華盛頓特區的消費者倡導組織—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SPI)則是這場變革的主要推手之一。自1971年成立以來,CSPI的使命在於提升食物安全和營養品質,並不斷推動食品標籤的透明化。雖然CSPI在成立初期的關注點多樣,但在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後,它已經在食物選擇和公共健康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CSPI由微生物學家邁克爾·雅各布森和他的同事們創立,起初的研究方向包括營養、環境問題及核能。隨著時間的推進,CSPI將重心轉向食物安全和營養政策。CSPI現在的年預算超過2000萬美元,主要通過擁有90萬訂閱者的食品營養健康通訊獲得資金。
CSPI在促進營養標示透明度方面有著顯著的貢獻。早在1997年,CSPI便推動餐廳內的“低脂”或“心臟健康”標示必須符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具體要求。此外,該組織在1994年首次關注了電影爆米花中的飽和脂肪問題,並發表了針對嬰兒食品的“白皮書”,對商業嬰兒食品業的產品及廣告提出諸多批評。
CSPI對商業嬰兒食品中的改良澱粉、過量糖和鹽的指控,揭示了這些產品的潛在健康風險。
隨著對快餐業和糖飲料的關注加深,CSPI在1989年成功說服快餐業摒棄動物脂肪和反式脂肪。該組織向美國FDA提交請願,推動在食品標籤中揭示反式脂肪含量,並成功促成2003年的相關規定。
自1970年代以來,CSPI便開始致力於改善學校餐飲的營養品質。儘管面對來自飲料和零食產業的抵制,CSPI仍然成功推動了多項政策,限制學校內的不健康食品銷售。2010年,CSPI與其他組織共同推動的《健康無饑餓兒童法案》使得學校餐飲標準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CSPI大力推進的食品安全倡議也顯示出顯著的成效。該機構發表了《疫情警示!》,報告食品安全問題,並倡導《食品安全現代化法》的通過。這項法律改變了政府對食品污染的防治方式,強調了預防措施的重要性。
此外,CSPI也曾針對酒精廣告進行抗議,透過“酒精政策計畫”推動立法限制針對青少年的酒精廣告。CSPI在1985年和2003年發起了一系列活動,呼籲消費者抵制公共廣告中的酒精產品,但面對來自酒類產業的強烈反對,此計畫最終被迫終止。
CSPI對反式脂肪的持續抗爭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之一。雖然最初該組織曾對反式脂肪表現出觀望態度,但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CSPI展開了針對反式脂肪的激烈驅逐行動。最終在2015年,FDA禁止了這一對心臟健康有害的成分,這是CSPI持續不懈的努力結出的果實。
儘管CSPI在公共衛生倡導方面成為了重要力量,卻依然面臨來自業界和社會的反對聲音。批評者如美國前眾議員鮑勃·巴爾指責CSPI的立場帶有政治色彩,而某些學者則認為CSPI的責任導向對於個體的飲食選擇不夠公正。
有評論指出,CSPI的成功在於其不斷尋求改善食品安全標準的手段,無論是在學校的飲食政策還是快餐業的營養標示。
隨著CSPI在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推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其改革之路仍將面臨著新的挑戰。隨著社會對健康飲食的關注持續升高,未來的飲食市場會迎來哪些新的變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