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Depend)是金佰利(Kimberly-Clark)旗下專為面對尿失禁或大便失禁的人士設計的吸收性一次性內褲品牌。作為成年人襯墊的替代品,Depend在美國市場上佔有49.4%的份額,牢牢矗立於這一領域的領導地位。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Depend品牌的產品設計與功能如何演變,成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Depend品牌在1984年首次投入市場時,最初名為Conform,其設計理念旨在提供較成人尿布爽身的選擇。
Depend產品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金佰利在1978年推出的Huggies一次性嬰兒尿布。作為公司對成人市場的擴張,1984年Depend產品問世,最早市場測試是在威斯康辛州的綠灣。初期產品只有內襯墊,吸收能力各異,並採用小型彈性帶固定,便於穿著。
1984年,Depend Shields添加至產品線,專為輕度失禁人士設計,提供適度到重度的尿失禁解決方案。1985年,適用於重度或完全尿失禁及腸道失禁的內褲應運而生,顏色以及外型設計隨之進行便利化改良。
1988年,Depend產品全面採用吸收鎖核心技術,當濕液接觸時轉變為凝膠,大幅提升了產品吸收效率。
隨著時間的推移,Depend不斷地創新和推出新產品。1998年,Pull Up成人一次性內褲的推出,使消費者能夠擁有更像傳統內褲的穿著感受。這類內褲不僅在外觀上選用了布料質感,還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穿著者的自信與舒適。
2000年,Depend Briefs進一步進行優化,顏色改為白色並略帶青色 tint。2001年,重新設計的可再次穿脫的產品也隨之推出,顯示出品牌對功能性和時尚的重視。
進入2009年,Depend推出性別特定的成人內褲,針對男性和女性的需求推出了名為Depend Underwear for Men及Depend Underwear for Women的產品。
2012年,專為嬰兒潮一代設計的“Silhouette for Women”和“Real Fit for Men”首次亮相。這些產品不僅採用了現代化的外觀設計,還進一步細分了市場,讓使用者可以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在廣告策略方面,從1992年至2012年,演員June Allyson一直擔任主打代言人,帶領品牌九次改變形象。2012年起,年輕名人的加入改變了品牌形象,吸引了更多以自信樹立自我形象的消費者。
有趣的是,依賴品牌的變革不僅限於產品本身,還積極參與文化建設,甚至在流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大眾文化中,依賴品牌的存在也被諷刺性地提及,如在David Foster Wallace的小說《Infinite Jest》中,就提到過「Depend成人內褲」的標語。此外,Lisa Rinna的品牌代言人身份在《洛杉磯的真實自娛自樂》中也頻頻浮現。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Depend不斷調整其產品組合與行銷策略。新款內褲不僅解決了生理需要,還考慮到了穿著者的舒適感及其所需的社交自信。從最初的男性與女性未分設計,到如今提供性別專用的內褲,Depend的轉型無疑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
是否隨著產品的改變,我們的觀念也該跟著轉變,讓對失禁產品的偏見逐漸消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