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全球面臨氣候危機和環境污染的時期,學者Timothy Morton 所提出的“超物體”概念正引發了廣泛的討論。究竟什麼是超物體?這一概念又如何影響我們理解人類自身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呢?
Timothy Morton 是美國萊斯大學的英語教授,他的研究專注於物體導向哲學及生態學的交叉領域。Morton 提出的“超物體”概念,用以形容那些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極廣,超越了地方性的物體,如氣候變遷和塑料。這種對環境挑戰的重新思考,促使人們重新評估我們與非人類存在的關係。
超物體是如此地廣泛分佈,以至於它們超越了特定的時空,不再是一個可視的物體,而是一個涉及更高維度的存在。
Morton 的著作《人類:和非人類人員的團結》深入探討了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隔閡。他主張,我們需要根本性地重新思考人類對動物和自然的看法,並探討這種轉變的政治意義。他指出,環境問題不僅僅是科技或政策的問題,更關乎我們的哲學和倫理觀念。
他批評傳統的生態觀念,認為將自然與文明二分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模式。Morton 提出,“生態批評必須去掉這種二分法,因為自然不應被視為一種維護文明的外部存在。”
而“超物體”這一概念,則尤其體現了當今社會所面臨的複雜性。這些超物體不僅涵蓋了如氣候變遷等宏大問題,還包括了塑料這一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體。Morton 指出,塑料的存在如同一種“粘性”的實體,無法完全逃避,而是無處不在,附著於我們的生活中。
超物體不僅僅是物質的集合,而是這些物質之間的關係網絡,它們可能在不斷塑造著我們的生活。
從Morton的觀點來看,意識到這些超物體的存在,讓我們不再能夠以“觀察者”的身份抽離自我,而是放下從前的思維框架,以更全面的角度來面對這些挑戰。這樣的思考方式引發了一場關於“我”和“他者”之間邊界的重新考量,意味著我們不僅要關心自身,更要整體關注萬物的相互作用。
Morton曾表示,“超物體的存在提醒我們每一個選擇都與更大的存在網絡相連。”這使得個體的主觀意識與集體的生態系統之間形成了一種全新的聯繫。每個小小的行為—無論是購物還是食物的選擇—都不是孤立的,背後皆隱含著環境影響與責任。
Morton的工作的意義在於,它挑戰了我們的認知方式。要理解這些超物體的運作及其影響,我們必須學會如何與它們互動,並正視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卻關乎全球變化的行為。這不僅需要對自身生活方式的反思,更需要在生活中實踐對非人類存在的尊重。
在當前的環境危機中,呼籲將我們的思考和行動重新與自然界互動,這如同要我們重新體驗一個紊亂而複雜的生態系統。
當今的世界,其面臨的環境問題讓人無法忽視,Morton 的“超物體”概念鼓勵我們重新思考人類自身的存在。我們不再是環境的外部觀察者,而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面對這些極具挑戰性的問題,各行各業的人們如何能夠採取行動以減輕超物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