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復律是一透過藥物或電力來將異常快速心跳(心動過速)或其他心律失常恢復至正常節律的醫療程序。對於心臟復律的多重方法,無論是同步電擊還是藥物治療,都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關鍵的轉機。
同步電擊復律使用治療劑量的電流於心臟的特定時刻,恢復心臟電傳導系統的功能。
在進行同步電擊復律時,醫療團隊通常會使用兩個電極墊(或是傳統的手持電擊板),這些墊片含有潔淨的導電膠。墊片分別置於病人的胸部或背部,並由電纜連接到一部顯示ECG的機器上。此機器同時具備電擊除顫的功能,以確保在適當的心跳週期中施打電擊。
準確的施打時機能避免在心臟週期的脆弱期進行電擊,這會導致心室顫動的風險。
藥物性復律,即化學復律,是透過抗心律不整藥物來恢復正常的竇性心律。對於剛發作的心房顫動的患者,這類藥物治療通常是首選。
以美托洛爾、利血平(diltiazem)、阿莫地平(amiodarone)等藥物為例,這些藥物可在電擊復律前雜施以減少心率,提高復律成功的機會。
抗心律不整藥物的不同類別各自有效於特定情境,專家通常會根據患者狀況選擇適合的藥物。
心臟復律的過程通常是約定的程序,除了心臟病科醫生外,麻醉科醫生的參與也十分重要,以確保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舒適度。程序中,護士會協助貼上電極墊,這些墊片必須緊貼皮膚,以確保導電效果最佳。
當機器與患者的心律同步後,將會充電並計算所需能量(單位為焦耳)。根據最近的發作及患者整體健康狀況,醫師會決定施加的能量大小。在施加電擊後,醫師會檢查心律是否恢復正常,並根據需要進行後續操作。
電擊復律後,醫師將確認是否恢復心臟的正常節律。如果心律不再異常,則可將電極墊移除,並進行其他必要的醫療處置。若無法恢復,則可能需再次施打電擊,時間間隔通常在60秒左右。
電極墊的公益擺放對於復律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它可以採用前後或前側擺放方式。前後的擺置方式是將一個電極置於胸前,另一個擺放於背部;而前側擺放則是在同一側面配置兩個電極。
前側的電極置於右側鎖骨下方,背側的電極則應貼於胸部下方,靠近脊椎的部位。
前側的電極固定於右側鎖骨下方,側側的電極則擺放於左側腋下線上,以絕對準確地指引電擊位置。
心臟復律的技術越來越成熟,無論是電擊復律還是藥物治療都為許多患者的生命帶來了希望。這不禁讓人思考,未來心臟復律技術是否能進一步進步,全面改善心臟健康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