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h受體(Eph receptors)是一組人體內的受體,透過與Eph受體互作蛋白(ephrins)結合而被激活。作為目前已知的最大亞類型受體酪氨酸激酶(RTKs),Eph受體在許多生物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特別是,在胚胎發展過程中,Eph/ephrin信號傳導與神經軸突引導、組織邊界形成、細胞遷移和分節等過程密切相關。此外,在成人階段,這些受體也參與了長期增強、血管生成、幹細胞分化及癌症的發展。
研究顯示,Eph/ephrin信號傳導影響著許多生物過程,隨著研究的深入,其在癌症進展中的角色日益受到重視。
Eph受體可分為兩個亞類:EphAs和EphBs,這是根據其序列相似性及對不同ephrins的結合親和力來劃分的。在動物中,已經確認有16種Eph受體,其中人類表達九種EphAs和五種EphBs。一般而言,每個亞類的Eph受體對應的ephrin有著較高的結合特異性,但也存在例外情況。
Eph受體的外部結構包括一個保守的ephrin結合域、半胱氨酸豐富區域以及兩個纖維連接蛋白III結構域。當ephrin配體與Eph受體結合之後,受體內部的酪氨酸激酶會被激活,從而開始下游的信號傳導過程。
與大多數其他RTKs不同,Eph受體具有獨特的雙向信號傳導能力,即接收受體的細胞和對應的ephrin細胞都能產生信號。這種雙向信號傳導使得Eph受體能夠在細胞移動和生長錐存活上產生相互對立的影響。
在胚胎中的分節過程中,Eph受體和ephrins的表達模式對劃分不同的生物功能單元至關重要。在神經系統的發育中,Eph/ephrin信號幫助引導神經軸突朝著其目標進行遷移,從而確保神經網絡的正確連接。
這種信號傳導的能力使得Eph受體在神經發展的精確模式塑造中佔有重要地位。
Eph受體在胚胎發育中的血管生成過程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研究指出,Eph受體的表達變化可能會在血管生成中影響內皮細胞的轉變及支持細胞的分化,從而影響整個循環系統的發展。
作為RTK家族的一員,Eph受體與癌症進展的多重角色同樣令人矚目。許多研究顯示,在各類腫瘤中,Eph受體的表達通常增強,並與腫瘤的惡性程度和轉移能力密切相關。Eph受體可能通過幾種途徑影響癌症,包括促進細胞存活,異常增長及內皮重建等。
最新的研究表明,Eph受體在癌症發展中的確切作用仍需進一步探索和理解。
隨著對Eph/ephrin系統的深入研究,這些受體的多重角色逐漸明朗,從胚胎發育的關鍵調控到癌症病理過程的參與,Eph受體的功能顯然是極其廣泛和多元的。未來,我們不禁要思考,Eph受體的潛能是否能成為新的治療靶點,進一步推進我們對疾病的理解和治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