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物》是一部於1993年上映的美國喜劇劇情片,由彼得·博根維奇執導,薇薇安·馬西斯主演米蘭達·普雷斯利,一位年輕音樂人,希望在納什維爾成為明星。影片中還包括了瑞弗·菲尼克斯、德摩特·穆爾羅尼及桑德拉·布洛克等演員的精彩演出。儘管該片涉及了一個愛情三角關係以及米蘭達通往成功的各種困難,它仍然為觀眾提供了對奮鬥中的作曲家的甜美一瞥。其標語為「支持你的夢想」。
「每一位音樂人的心中,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而米蘭達的故事就是眾多故事中的一個獨特代表。」
米蘭達·普雷斯利是一位來自紐約市的渴望成為歌手和作曲家的年輕女孩,喜愛鄉村音樂,她決定在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一試身手。經過漫長的巴士旅行後,米蘭達來到了享有盛名的藍鳥咖啡館,這是一個展示新人才的地方。雖然她遲到了這週的試鏡,但咖啡館的老板露西欣賞這位勇敢的新來者,於是給了她一份女服務生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米蘭達漸漸地與幾位來自其他地方的協作夥伴有了聯系,包括來自康涅狄格州的善良開朗的凱爾·戴維森,來自德克薩斯州的情緒多變卻天賦異稟的詹姆斯·賴特,還有來自阿拉巴馬州的活潑姑娘琳達·露·林登。在競爭激烈的納什維爾音樂界中,他們四人的友情經歷了考驗,並且凱爾和詹姆斯都對米蘭達表現出了浪漫的興趣,但米蘭達向詹姆斯傾心,即使他的性格較為陰鬱。
隨著故事的發展,米蘭達與詹姆斯之間的戀情逐漸升溫。雖然他們的關係中偶爾會有些許波折,但在藍鳥咖啡館的舞台上,他們的音樂合作使他們的心靈越發接近。最終兩人匆匆結婚,然而婚後生活的真實考驗卻接踵而至。隨著詹姆斯前往德克薩斯州錄製專輯,兩人的關係開始出現裂痕。
「婚姻需要持續的努力與理解,對於米蘭達和詹姆斯而言,這一點尤為重要。」
該片原本是由布賴恩·吉布森執導,但在1992年他因參與另一部影片而退出,彼得·博根維奇因此接手。他回憶道:「瑞弗在我身邊工作時顯得非常全心全意,他不僅關心自己的角色,還關心整部作品以及其他演員的角色。」而瑞弗·菲尼克斯在該片中演出他生前最後的完整角色,這也成為了電影的一層悲劇色彩。
博根維奇對於音樂劇的刻畫,不僅著眼於表演者,更多地集中在作曲者的艱辛過程。正如他所說:「這是一種更為理智的群體,更少關於浮華的表面。」此外,電影中的音樂作曲元素也增添了電影的藝術性,瑞弗·菲尼克斯除了演出外,還獨自創作了數首歌曲,而桑德拉·布洛克則為她演唱的歌曲創作了歌詞。
「電影雖然沒有太多新意,但在情感上卻非常真實,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該片在評價上有著褒貶不一的聲音。根據影評聚合網站Rotten Tomatoes數據,21位影評人的評價中,只有57%是正面的,平均得分為5.7/10。即便如此,有些影評人認為《愛之物》帶來的是一種新鮮的情感與真實的故事。
然而,隨著瑞弗的去世,片方也選擇不再大範圍推廣這部作品,導致票房表現不佳,幾乎成為1993年票房最差的影片之一。博根維奇感慨道:「這部電影的質量本來是充滿希望的,但瑞弗的意外去世改變了一切。」
撇開商業成敗,這部影片給觀眾展現出一段關於夢想與努力的故事,彷彿在告訴每一位追夢者,即使面對困境與挑戰,也不要輕言放棄。在米蘭達的音樂旅程中,觀眾是否能感受到她追逐夢想的執著與勇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