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礦石到金屬:尼克爾的提煉過程竟然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尼克爾(Nickel),化學元素符號Ni,原子序數28,是一種銀白色光澤的金屬,帶有微弱的金色。這種金屬非常硬且延展性強,是過渡金屬的代表之一。雖然純尼克爾在標準條件下對空氣的反應較慢,但在其表面會形成抗腐蝕的氧化層,這使得其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量十分有限。

「尼克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實際應用早在古代就已出現。」

尼克爾在地球的地殼中是以微小的量存在,主要出現在超基性岩石中,或者在未暴露於氧氣的巨大鐵鎳隕石的內部。隕石中的尼克爾主要是與鐵的合金形式存在,這反映了這些元素的起源,因為它們是超新星核合成的主要產物之一。

尼克爾最早在1751年由瑞典化學家阿克塞爾·弗雷德里克·克朗斯特(Axel Fredrik Cronstedt)分離出來,並將其分類為一種元素。當時,他誤以為這種礦石是一種銅礦,並在瑞典赫爾辛蘭的鈷礦中進行了實驗。尼克爾的名稱則來源於德國礦工神話中的一個捉弄人精靈,該精靈與這種礦石的鮮綠色特徵有關。

「雖然地殼中大多數尼克爾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經濟上更重要的則是硫化物礦石,特別是庚金礦(pentlandite)。」

在全球範圍內,尼克爾的主要生產地包括印尼的蘇拉威西、加拿大的蘇德伯里區、新喀裡多尼亞、西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的諾里爾斯克。根據2023年的數據,全球年產量約360萬噸,其中印尼產量最高,達到180萬噸。

尼克爾的提煉過程

尼克爾的提煉通常經過一系列的冶煉過程,包括火法冶煉和水法冶煉。傳統上,硫化礦重金屬通常通過浮選來精煉,之後用火法提煉。這一過程中,將硫化物礦石經由熱處理和還原反應來獲取較高純度的尼克爾。

最淨化的金屬是透過蒙德(Mond)過程獲得的,該過程的純度可高達99.99%。在這個過程中,將尼克爾和一種催化劑碳氧化的化合物反應,形成二氧化尼克爾,然後通過精煉進一步的提取。

「蒙德過程自20世紀初以來便已開始實施,至今依然是提煉尼克爾的最重要的工藝之一。」

尼克爾的用途及其影響

aktuell,約68%的世界尼克爾用於不銹鋼,其他10%用於鎳基和銅基合金,9%用於電鍍,7%用於合金鋼等。尼克爾也被廣泛應用於製作硬幣,雖然有時尼克爾鍍物品會引起過敏反應。

尼克爾作為催化劑的一部分,對於化學製造過程也有多重應用,特別是在氫化反應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尼克爾對某些微生物和植物來說是必需的營養素,參與其酶的活性位。

尼克爾的未來挑戰

面對環境問題與資源枯竭的挑戰,現代世界中對尼克爾的生產與使用越來越講究可持續性。許多研究都在探索如何最小化在開採與提煉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以及未來是否能更有效的回收和重複使用尼克爾。

隨著電動車的崛起與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上升,尼克爾作為重要的電池材料,其需求有望進一步上升。這也使得開採和提煉過程的環保性成為未來行業的一大焦點。

「我們是否能在不影響環境的前提下,持續滿足對尼克爾日益增長的需求?」

Trending Knowledge

尼克爾的神秘魅力:為何這種金屬在宇宙中如此稀有?
尼克爾(Nickel)是一種重要的化學元素,具有符號Ni和原子序號28。這種金屬不僅在地球的工業應用中占有重要地位,還在宇宙中的存在卻顯得相對稀有。其特性包括銀白色的外觀和略帶金色的光澤,使其在金屬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雖然地球上大量的尼克爾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但其主要的經濟價值來源卻是礦石中的硫化物,特別是五面體鎳礦(pentlandite)。 <blockq
你知道嗎?尼克爾與超新星有著怎樣的宇宙聯繫?
在浩瀚的宇宙中,元素的起源有著各自獨特的故事。而在這些故事中,尼克爾(Nickel)這個化學元素以其特有的背景,與超新星的爆發交織在一起,展開了一場科學與神秘的探討。 尼克爾的化學符號為Ni,原子序數為28,這是一種閃爍著淡金色的銀白色金屬。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這種金屬在地球的存在量相當微薄,主要來自於超新星爆炸的核合成過程。尼克爾本身是過渡金屬,以其良好的延展性和硬度聞名,且在高達一定
古老文明的秘辛:人類如何在公元前3500年就開始使用尼克爾?
尼克爾(Nickel)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Ni,原子序數為28,其外觀為銀白色並帶有微金色的光澤。這種金屬在過去的幾千年中不斷影響著人類文明,尤其是它在合金中的應用,無論是在工具還是貨幣方面。深入探索尼克爾的歷史,不難發現這種金屬的獨特之處,以及人類如何利用它來推動文明的進步。 <blockquote> 尼克爾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當時在中東和中國的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