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技術的革新中,SELEX(系統演化配體的指標增強)技術無疑是最受矚目的一項技術。這項技術首次於1990年被提出,至今已經發展成為一套成熟的方法,用於篩選能夠專一結合目標配體或分子的寡核苷酸。
SELEX的過程開始於合成大規模的隨機寡核苷酸庫,這些核酸序列中包含了會與目標結合的隨機片段。透過幾輪選擇,科學家們能夠挑選出那些對特定目標有最佳結合性的aptamer。
這一技術的基礎在於巨大的核苷酸序列變異性,這使得整個選擇過程變得極具多樣性和效率。
在每一輪中,選擇出的aptamer會經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進行擴增,隨著每輪的進行,專一結合性最強的序列會逐漸佔據庫中的主導地位。該方法不僅可應用於DNA,還可以用於RNA的篩選。
SELEX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隨著重複的選擇過程,最終選出的aptamer能夠在指定的目標上顯示出顯著的結合效能,這對於許多應用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SELEX的臨床應用無所不在,從開發針對腫瘤標記物的aptamer,到用於藥物傳遞系統。這些aptamer能夠高度專一地結合特定目標,從而在非侵入式檢測方面展現其潛力。
以美國 FDA 批准的 Macugen 為例,這是一種針對血管內皮增生因子(VEGF)的aptamer,用於治療黃斑變性,顯示出SELEX技術在生醫應用上的潛在價值。
隨著對SELEX法的深入研究,陸續產生了多種變體。例如,FRELEX技術於2016年被提出,它避免了目標或寡核苷酸的固定化,使得小分子的篩選变得更有效。這一方法在選擇aptamer的過程中減少了目標表位的損失,從而提高了結合的可能性。
這些進展不僅擴展了SELEX的應用範疇,也改善了其對小分子和復雜分子的識別能力。
通過不斷的技術升級和科學探索,SELEX已經讓我們對aptamer的選擇和應用有了更深的理解。然而,面對日益複雜的生物系統,如何進一步提高選擇的特異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