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動變速箱(MT),也叫做手動齒輪箱或「莊稼」變速箱,這種多速機動車輛變速系統要求駕駛員通過操作變速杆和離合器(通常是腳踏板)手動選擇齒輪。隨著汽車技術的演進,手動變速箱已經走過了長遠的歷程,逐步演變成今日的多速傳動系統。
早期的汽車使用滑動啮合手動變速箱,最多提供三個前進齒輪比例
手動變速箱的操作方式簡單明了,駕駛員必須手動調整變速杆及離合器來更換齒輪。因此,大多數手動變速箱允許駕駛員隨時選擇任意齒輪比例,例如從二檔直接切換到四檔。
現代汽車的手動變速箱通常有五或六個前進變速比和一個倒檔,而卡車和重型設備的變速箱則可達八至二十五個變速比。
汽車的早期設計多為後置引擎,並配有簡單的帶傳動作為單速變速箱。1891年的Panhard et Levassor被認為是手動變速系統的重要進步,它使用了三速手動變速箱。這種非同步設計要求駕駛員在切換齒輪時精確操作油門。
1929年,第一部使用同步齒輪的汽車是Cadillac。到了1940年代末期,許多北美品牌已經在中高檔車中採用同步手動變速箱。
隨著高性能汽車對動力需求的增加,六速和七速手動變速箱逐漸出現。如1990年的BMW 850i與2012年的Porsche 911(991)均使用了這些新技術。
現代手動變速箱通常是「恆定啮合」類型,其中包含輸入軸、反轉齒軸及輸出軸。這些軸承著各種大小的齒輪,並確保各個齒輪持續啮合,從而提供流暢的駕駛體驗。
這些手動變速箱的設計使得駕駛者可以在換檔時享受更精確的控制,而不再受到傳統設計的限制。
隨著自動化技術的進步,手動變速箱的未來依然充滿挑戰。雖然今天的駕駛者更傾向於舒適便利的自動變速箱,但仍有許多人對手動變速的駕駛樂趣和控制感情有獨鍾。
手動變速箱正經歷一場技術革命,讓駕駛體驗更加精緻與豐富。在這過程中,駕駛者對於手動變速的熱愛是否能持續吸引未來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