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光學脈搏波紋描記法(PPG)作為一種非侵入性測量方法,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PPG可以通過光學手段檢測組織微血管床中的血容量變化,並在多個臨床和商業應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為何每個人的PPG波形卻都各不相同,卻是一個耐人深思的問題。
PPG波形的獨特性在於血流受多種生理系統的調控,這使得每個個體的PPG波形都呈現出不同的特徵。
PPG的原理相對簡單,通常使用脈搏血氧計來進行測量。這些裝置透過LED光源照射皮膚,並測量隨著血液流動而變化的光吸收量。人的心臟每次跳動都會將血液打到周邊,即使這一壓力脈衝在到達皮膚時會略微減弱,但依然足夠使皮下組織中的動脈和小動脈膨脹。從而,通過測量光的反射或透過程度,就可以得到PPG波形。
PPG可以從不同的部位進行測量,最常見的包括手指、耳朵和額頭。通常在外來環境下,脈搏血氧計多會佩戴在手指上。然而,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例如休克或低體溫時,身體周邊的血流可能會減少,因此需要從頭部測量PPG。在此情況下,耳部和額部成為最常用的選擇。
PPG不僅能夠幫助監控心率,還能用于呼吸、液體量變化以及其它循環情況的評估。
PPG被廣泛應用於多個醫療領域,以下是其幾個主要應用場景:
由於皮膚的血液供應豐富,利用PPG檢測心率變化變得相對容易。PPG波形的AC成分與心臟的每次跳動相對應,其波峰可用於計算心率,並且反映出心臟的健康狀態。
呼吸過程也會影響心循環。在吸氣時,胸腔內的壓力下降,使得右心房的充盈速度增加,進而影響心輸出量。利用PPG可以分析這些變化,並更精確地監測呼吸頻率及其他相關指標。
在手術中,麻醉師通常需判斷患者是否處於足夠的麻醉狀態。PPG波形的即時變化能反映出患者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近期,基於PPG的無袖帶血壓監測儀器獲得了FDA的批准,為日常健康監控提供了新的途徑。此外,PPG還能夠在患者失血時即時反映出血流量的變化。
傳統的PPG測試需要與皮膚接觸,而遠程PPG技術則可以無需接觸檢測生理過程,利用攝像頭視頻分析皮膚顏色微小變化。不僅便於監測新生兒的心率,還可以通過深度學習分析來量化壓力水平。
不論是接觸式技術還是新興的遠程監測手段,PPG無疑正成為研究和臨床實踐中繼續探索的重要工具。
隨著全球對健康監控需求的增加,PPG技術的應用潛力仍然暢旺,其在個體化醫療和遠程健康監測領域的前景值得期待。正因如此,PPG波形的獨特性又讓人不禁思考:究竟是什麼因素造就了每個人在PPG波形上的獨特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