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Now,這個同樣隱藏著搞笑故事的獨立音樂組合,早期以「Now, Now Every Children」為名,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布萊恩,並目前定居於明尼阿波利斯。他們的音樂特色吸引了不少樂迷,而組合成員有兩位,即是Cacie Dalager(主唱,吉他,鍵盤)和Bradley Hale(鼓,和聲)。那麼,這個名字的由來到底是什麼樣的故事呢?
該樂團的名字其實源於一個網上聊天時的打字錯誤,成為了一種內部玩笑。
這個組合成立於2003年,當時的Cacie和Bradley在高中的行進樂隊中相遇,年僅十六歲。他們開始共同創作音樂,首支歌曲是為即將進入大學的朋友所作。不久後,這個打字錯誤的名稱便出現在他們身邊,作為一個EP的潛在標題,但最終卻成為了他們的樂隊名稱。
在最初的幾場表演中,Brad的姐姐Britty曾加入擔任鍵盤手,另一位學校朋友Justin Schweim也曾擔任貝斯手。隨著音樂事業的發展,隨著Schweim的退出,以及Christine Sako接替的情況出現,Jess Abbott在2009年加入了這個組合,使得整體陣容逐漸豐富。
2007年,Now, Now與當地的獨立音樂廠牌Afternoon Records簽約,這是由一位朋友Ian Anderson創辦的。在2008年初,他們發行了兩張EP,標題為《Not One, But Two》及《In the City》。隨著音樂才華的表現,他們逐漸引起了業界的關注,並於2009年以《Cars》為名發行了首張全長專輯,並進行了與Paramore的歐洲巡演。
在歷經三年的磨合後,Now, Now於2010年宣布從Afternoon Records離開,並簡化名稱為Now, Now。Dalager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這樣的改動是希望避免和任何幼稚形象的聯繫,透過這個方式讓音樂重生,並使創作過程變得更為簡單。
在2010年,他們自製了一張EP《Neighbors》,並在短短24小時內數量有限的實體專輯迅速售罄。
隨著音樂風格的演進,Now, Now在2011年宣布將推出第二張專輯《Threads》,並在多場演出中支持其他知名樂隊如Naked and Famous及fun.。特別的是,在2012年他們首次登上凱莉·威斯的節目演出,這也是他們在電視上的首度亮相。
至於2014年開始的靜默,樂隊則表示一直在醞釀創作新專輯的過程。時光來到2017年,他們刪除了之前的社交媒體內容,並發行了新單曲《SGL》,宣告了團員的變化,此後,原先的三人組合變成了現在的二人組合,邁向新音樂的創作。
2018年,他們則帶來了新專輯《Saved》,而持續發布新單曲以吸引粉絲對他們的期待。
Now, Now的音樂一直在不斷成長與轉變之中。他們的獨特風格使其不僅在獨立音樂界中佔有一席之地,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的粉絲。藉由良好的互動,Now, Now透過社交媒體保持與樂迷的連結,即使在沉寂的時期也沒有割裂彼此的關係。
至今,Now, Now的名字不僅僅是一個標識,而是在音樂路上開展的每一段旅程的象徵。从一個打字錯誤的名稱到如今的音樂事業,他們的旅程引發了不斷的討論與思考。我們是否應該重新評價每一個名字背後的意義與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