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卡,位於孟加拉國的首都,無疑是亞洲最重要的貿易樞紐之一。這座城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但它的商業光輝則是在17世紀隨著這裡作為莫臥兒帝國的省會而開始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達卡逐漸演變為一個繁榮的貿易中心,以其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商人與旅客。為何這座城市能發展出如此重要的商業地位?讓我們深入探討達卡的歷史與經濟演變。
達卡被譽為“東方的威尼斯”,展示了其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
達卡的歷史可追溯至第一千紀,最早是作為比克蘭普爾地區的一部分。該地區曾經是塞納王朝的統治區。在伊斯蘭統治下,達卡成為德里與孟加拉蘇丹國的行政中心。隨著莫臥兒帝國的興起,達卡於1610年被設立為“孟加拉省”的省會,並迅速展現其商業潛力。
在17世紀到18世紀的繁榮時期,達卡成為了知名的穆斯林貿易中心。城市的口號“Daka”成為了精細棉織品在遠方市場上的代名詞。這一時期的城市經濟依賴於米、絲綢和棉紡織品的貿易。
在這個時期,達卡的穀物價格為每盧比八毛,並建成了繁華的貿易路徑。
隨著英國的進一步擴張,達卡的商業發展出現了落差。1830年代,英國的棉紡業徹底改變了早期的手工藝,導致許多孟加拉的織工失業。達卡的經濟逐漸受到影響,城市的商業活動也大幅減少。
1905年的孟加拉分治使得達卡再次成為重要的政治與商業中心,重新獲得了省會地位。這種分治使得達卡於經濟上受益,吸引了更多的商業投資與人力資源。
隨著志在進一步開發的計劃,達卡在主權獲得後迎來了一陣繁榮。
現在的達卡是全球最密集的都市之一,並且擁有超過10.2百萬人口。根據最新的數據,達卡占據了孟加拉國經濟的35%。達卡證券交易所擁有750多家上市公司,其商業影響力不可小覷。
達卡的商業成就並不僅僅源於其經濟活動,還來自於其獨特的文化遺產與多樣的社會結構。城市的美食、藝術節、甚至是其著名的自行車人行道都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達卡的年度孟加拉新年遊行、賈姆達尼莎麗、以及人力車藝術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達卡的許多建築代表了2000年來的歷史,從莫臥兒時期到英國殖民時期都可見其影響。
達卡的商業繁榮是由其悠久的歷史、重要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文化和堅韌的居民共同造就的。這座城市的商業榮耀是如何形成的?是否也能為其他城市提供發展的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