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界,「孟喬森症」是一種複雜的心理障礙,患者選擇扮演病患角色,以獲得某種形式的心理認可,例如關注、同情或身體照顧。這種行為通常是有意識地製造或誇大健康問題,雖然患者本身可能並不完全了解其背後的動機。本文將探討這種疾病的風險因素、症狀、診斷和治療方法,以及如何鑑別此病。
「孟喬森症」這個名稱源於文學角色孟喬森男爵,他是一位以誇張而著稱的故事講述者,這個角色的創作激發了對這種心理疾病的命名。這種越界的行為,不僅影響了病患的生活,還對醫療資源造成了浪費。
該病的確切原因尚不明,但研究指出多種心理社會因素可能導致此病。風險因素包括:童年創傷史、被放棄的經歷、重大的童年疾病以及特定的性格障礙。這類患者通常是中年女性且大多在醫療行業工作。他們往往有重複住院和尋找多位醫生的習慣,也可能伴隨抑鬱症狀。
孟喬森症患者會誇大或製造自身的生理或心理病症,以獲得醫療檢查、治療或關注。以下是一些常見徵兆:
由於這種行為的特殊性,診斷孟喬森症往往面臨挑戰。醫生需要首先排除真實的疾病,通常需要進行多項檢測以確定患者並未隱藏或故意誇大的健康狀況。若檢查結果顯示無明確身體原因,醫療提供者則可能將患者轉介給精神科醫生進行深入評估。
患者在被診斷出此病後,往往拒絕承認自己的行為問題,會繼續尋求其他醫療機構的幫助。接受診斷的患者通常能從由專業心理治療師提供的心理治療中獲益,通過這些治療,患者可以更深入了解驅動他們行為的內部動機,從而學會如何控制這種有害行為。
在確診時,醫生須區分孟喬森症與其他類似的心理障礙,因為這些疾病在動機和症狀控制上存在差異。此病與「假病症」和「身心障礙」等其他診斷有著不同之處,通常通過評估患者的行為及其所尋求的各種利益來進行區分。
一個與孟喬森症相關的現象是「網絡孟喬森症」,即患者在互聯網上虛構疾病來獲取同情和支持。這種行為在1990年代以來逐漸增加,而醫學界對此現象也開始重視。
在了解了孟喬森症的多面向之後,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識別和幫助那些可能受到此疾病影響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