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便利了不少,但人類活動所造成的環境影響卻日益明顯。特別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這些氣體在大氣中所引發的溫室效應,讓地球表面溫度逐漸升高,並引發了一系列的氣候變化問題。究竟什麼樣的人類活動導致了這樣的後果?
「地球的氣候系統是非常複雜的,但人類卻能通過簡單的行為改變這一切。」
溫室氣體(GHGs)是指在大氣中可以吸收赤外輻射的氣體,進而提高行星的表面溫度。沒有這些氣體,地球的平均表面溫度將約為−18°C,現在的平均溫度約為15°C。最常見的溫室氣體包括水蒸氣、二氧化碳、甲烷及其餘氮氧化物和臭氧等。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隨著大規模使用化石燃料,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劇增加。根據數據,自1750年以來,二氧化碳的濃度已上升超過50%。而甲烷的濃度則增加了150%。這些氣體中有75%來自燃燒化石燃料,餘下的則來自農業與工業活動。
「如果當前的排放速度得不到控制,未來幾十年內將會出現非常可怕的後果。」
碳循環涉及大氣、陸地生態系統、海洋及沉積物之間的碳流動。這些流動在過去100萬年間大致保持平衡,但目前的二氧化碳濃度已達到300萬年來的最高點。如果排放速度不變,2030年至2070年間全球氣溫將上升超過2°C,而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認為,此一水準是「危險的」。
根據研究,水蒸氣是最重要的溫室氣體,負責41%至67%的溫室效應。雖然水蒸氣的全球濃度不受人類活動直接影響,但溫室氣體的增加將提高地球表面的溫度,進而間接增加水蒸氣濃度,形成反饋效應。此現象令氣候變得愈加複雜。
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幾種技術,以降低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方法包括碳捕獲與儲存技術以及透過生物能源等方法進行負排放。這些技術的發展可能是避免嚴重氣候變化的關鍵。
隨著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影響逐漸加深,我們需要更加關注這一問題,並採取必要的行動來緩解氣候變化。每個人都可以做出改變,從個人層面到整體社會,甚至是國際協議,都是我們所能影響的範疇。未來的世界應該由我們共同創造,而非被無限的排放所摧毀。你準備好付出努力來改變現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