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加州聖本尼托縣的伊德里亞汞礦,擁有8,000英畝的土地,坐落於迪亞布羅山脈中。這個小鎮曾經是美國人口普查局登記的農村社區,如今卻成為了一座鬼鎮,其原因正是1970年代初期的礦業關閉。雖然汞礦的開採已經結束,但這片土地上所留下的環境影響卻依然存在。
「從1854年開始,伊德里亞汞礦不僅供應當地金礦的汞需求,還使伊德里亞在北美成為第二大汞生產地。」
伊德里亞的礦業歷史可追溯至1854年,當年該地被宣稱為汞的開採區域。1857年,第一座磚石熔爐建成,伊德里亞的汞礦運作正式開始。隨著加州淘金熱的興起,汞成為提煉金子的關鍵材料,因其能有效地從礦石中提取黃金,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投資和相關的勞動力。
在整個運行期間,伊德里亞汞礦共生產了超過3800萬磅的汞,使其成為北美第二大汞礦。汞礦的開採在1972年停止,舊的伊德里亞水銀公司也宣佈關閉。然而,礦業關閉後留下的環境危機卻未曾隨之消失。
「即便在礦業關閉幾十年後,汞對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影響依然深遠。」
新伊德里亞蛇紋岩是一個延伸14英里的侵入體,廣泛分布著多個舊汞礦。該區域的地質以侏羅紀的法蘭西斯坎組為主,形成了一種不連續的環狀結構,將汞礦的產出來源與其他地質構造分開。這個獨特的地質環境使伊德里亞成為汞的理想開採地。
「伊德里亞的成為汞的主要源頭則來自於蛇紋岩中的水銀礦物化。」
在關閉後的幾十年間,伊德里亞地區遭受到汞污染的影響。1990年,美國環保署開始調查該地的汞污染狀況。他們發現土壤、地下水和周邊水域受到污染,顯示出汞的危害不容小覷。
伊德里亞周邊的水體在經歷了汞的排放及酸性礦坑排水後,曾造成對生態系統的極大影響。估算指出,該礦的排放導致附近的水體汞濃度超過環保標準,並影響了生活其間的生物。
「汞的存在已經導致伊德里亞及周邊生態系統遭受到日益嚴重的威脅。」
2011年3月,美國環保署提議將伊德里亞汞礦列為超級基金名錄,以便進行長期的環境修復工作。改善計劃目前包含重新導引酸性礦坑排水、建設沉澱池以儲存汞污染水等措施。2011年11月,這些行動成功實施,並計劃在2013年進行後續調查。
雖然修復工作正在進行,但長期的生態復甦仍是個挑戰,伊德里亞的故事也穿越時空,提醒人們關於人類活動可能造成的不可逆轉的環境影響。隨著對其持續的關注,伊德里亞究竟能否重返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