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末,法國化學家路易·巴斯德成功研發出首個有效的炭疽疫苗,這一成就不僅改變了疫苗的歷史,也為當時的公共衛生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然而,巴斯德如何藉由氧氣進行疫苗的製造,卻是其中最吸引人的一個故事。
早在1870年代,巴斯德應用先前對雞霍亂的免疫方法,開始探索對炭疽的疫苗研發。他的研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並在1881年於法國的普依利-勒-福特進行了一場著名的公共實驗。這場實驗包括了兩組25隻羊,1隻山羊和幾頭牛。巴斯德將一組動物注射了兩次炭疽疫苗,第二組則不予接種。
所有未接種的動物均死於炭疽,而接種組的動物則存活無恙。
這一驚人的結果引發了公眾的熱烈反響。巴斯德宣稱,自己是通過將炭疽桿菌暴露於氧氣中來製作炭疽疫苗的。資料顯示,其實他使用的技術源自於其競爭對手,法國獸醫讓·喬瑟夫-亨利·圖桑所提出的方法。
巴斯德的氧氣法是炭疽疫苗的開創性嘗試,雖然當時他的科學筆記呈現出一些模糊性。巴斯德的疫苗製作過程最終產生出有效的炭疽疫苗,卻是在他為其生產過程申請專利之後的事情。
巴斯德的發現對於疫苗科學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他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找到了疫苗的製作方法,更因為他開創了以氧氣為手段來生成病原體的弱化形式,使得疫苗可以不需要依賴自然運行的衰弱形式的感染。
這個過程不僅是科學實驗的成就,也是公共健康史上的一大步。
隨著時間的推移,炭疽疫苗的發展經歷了數次變革。奧地利-南非免疫學家馬克斯·斯特恩於1935年研發出基於巴斯德技術的減毒活疫苗,這種疫苗至今仍被廣泛使用,為世界各地的畜牧業提供了防護。
隨後,蘇聯在1930年代研發的炭疽疫苗,於1940年開始在醫療上得到使用,這款疫苗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對皮膚炭疽有相當的防護功效。到了1950年代,美國和英國的研究者也發展出了各自的人用炭疽疫苗,這些疫苗均取得不同層面的成功與挑戰。
而美國的炭疽疫苗在1970年獲得批准,並成為唯一得到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許可的人用炭疽疫苗。在1990年代,由於碧基參與了美國的生物防護計劃,其疫苗的需求大幅上升,但其安全性及效果的爭議也隨之而來。
在生物恐怖主義威脅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巴斯德的發現至今仍被大量強調。
然而,這一切總讓人關心一個問題:在新技術與研究不斷進步的今天,我們對疫苗的信賴是否仍能影響人類對抗傳染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