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德國的風力發電迅速增長,成為德國能源轉型中的重要元素。然而,隨著可再生能源的激增,電力擁堵的挑戰也愈加明顯。當風能的您需要了解的是如何活用地方靈活性市場來解決這些問題,進而實現可持續的未來。
北德國的風力發電近年來急劇增長,但隨之而來的是電網容量不足的問題。
隨著德國風能產能的快速擴張,尤其是在北部地區,風力發電現在佔據了電力需求的三分之一。像是石勒蘇益格-胡爾斯坦州,居然能夠用風能滿足95%的電力需求。
然而,電網擴張的速度卻無法跟上風力發電的生長。這種延遲導致了電力擁堵的現象,尤其在強風發電過程中,過量的電力無法有效地傳送到用戶。
電力擁堵的現象造成威脅,主要是因為電網容量的發展無法跟上風能的需求。
當前,系統運營商主要透過關閉部分風力發電廠來努力維持電網穩定。這一措施稱為「發電管理」,但是停止風力發電的成本極高。不僅對生態環境有損,經濟負擔也隨之加重,因為需要啟動其他電廠來彌補缺口。
根據統計,德國的發電管理成本在2016年為3.73億歐元,2017年提高至5.5億,預估到2025年將達到50億歐元。
近年來,針對地方靈活性市場的多種概念逐漸浮出水面。這些市場旨在利用現有的分散式能源資源(DER),由系統運營商在當地進行需求或生產的靈活交易。
在這一市場中,系統運營商作為單一買方,負責交易的所有執行和報酬。而中立的市場運營商則負責整個市場的管理和運作。
這些靈活性市場的出現,不僅為系統運營商帶來了財務上的好處,靈活性提供者也能從中獲益。透過地方交易,靈活性提供者可依據地理位置獲得利益,發揮其在電網中的角色。
讓靈活性提供者能根據地理位置參與電力交易,帶來即時的收益並延緩電網擴展的需求。
地方靈活性市場不僅能減少現階段的管理成本,在未來還能延緩擴建電網所需的資本支出。整體上,這對德國的能源轉型,促進了社會福利的增長。
雖然地方靈活性市場為解決電力擁堵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區域間的差異性也讓一刀切的市場設計變得不切實際。面對不同的需求,未來需要更多的靈活性和創新思維來促進這些市場的發展。
目前的電力市場架構並未考量地域差異,如何建立一個更加合理的價格結構,是未來的挑戰之一。
隨著政策改革和市場的變化,地方靈活性市場能否實現其潛在的利益?又將如何準備迎接挑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