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婴症,指的是因血液中的氧氣不足而導致嬰兒皮膚出現青紫色的情況。這種情況通常源於先天性心臟病或高鐵血紅蛋白症等疾病。藍婴症的表現對嬰兒的健康至關重要,因為若不及時發現及處理,可能會對嬰兒的生命造成威脅。
藍婴症的主要徵兆為發紺,這通常是由於血液中的去氧血紅蛋白超過3克每分升,導致氧氣飽和度低於85%。這張符號背後的科學機制更是相當複雜,涉及到血液供應與氧氣的傳遞。
藍婴症的主要症狀是發紺。根據藍婴症的根本原因,嬰兒可能還會出現以下一些附加症狀:
藍婴症通常是由先天性心臟病和高鐵血紅蛋白症引起的,但還可能由其他因素造成,例如呼吸道阻塞、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部疾病等。
由於心臟的特殊結構,某些類型的先天性心臟缺陷會導致血液直接從右心室流入左心室,使得氧氣未經肺部氧合便直接流向全身。這樣的缺陷可能會導致嬰兒皮膚持續呈藍色,甚至於在某些情況下出現暫時性的發紺。
就像心臟中的血液流動一樣,這些缺陷的影響取決於去氧血液與氧合血液混合的程度。心臟缺陷如法洛四聯症和肺動脈狹窄會導致其嚴重程度不一,而其他條件如大動脈反轉則可能會导致身体的氧合血液流向不足。
高鐵血紅蛋白症是一種血紅蛋白氧化過高的情況,這使得血紅蛋白無法有效釋放氧氣到身體組織。嬰兒常常透過飲用含有硝酸鹽的水或食物而產生這種病症,特別是在四個月以下的嬰兒中更為普遍。
診斷藍婴症需進行徹底的病史和身體檢查。在病史收集的過程中,需要詢問症狀的出現時間及相關的風險因素,如出生前的病史或接觸過井水等。
身體檢查時,醫生需注意發紺的位置,以分辨為周邊性或中心性發紺。中心性發紺通常在全身及粘膜能見到,而周邊性則主要在四肢。持續的發紺可於嬰兒的嘴唇、舌頭及舌下區域觀察到。監測呼吸及心臟的狀態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診斷工具中,脈搏氧計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能夠幫助確認血氧飽和度。即使在氧氣飽和度低於85%時,嬰兒也可能顯示出輕微的臨床症狀,因此需要密切監測與評估。
美國環境保護署目前規定了飲用水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最大污染物含量,以防止對嬰兒的潛在危害。對於所有的新生嬰兒,應在出生24小時後或出院前進行篩查以檢查關鍵先天性心臟缺陷。
藍婴症的治療依據病因而異。醫生會持續監測病嬰的重要生命體徵,尤其是心率與氧飽和度。對於先天性心臟病,許多患兒最終需要外科手術來修復心臟結構。
在藍婴症的治療中,第一線的高鐵血紅蛋白症治療為亞甲藍,這種藥物能減少血液中的高鐵血紅蛋白。
藍婴症的病因和後果千變萬化,若不及時發現,可能對嬰兒的健康造成深遠影響。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藍婴症病例得以有效地被診斷出來並得到治療,那麼,如何透過早期的篩查與預防來保障每個嬰兒的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