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量使用肥料或使用錯誤類型的肥料,甚至是與肥料搭配時缺乏水分,都可能引發肥料燒傷。儘管肥料旨在促進植物生長,提供必要的養分,過量卻會導致氮或氨的過剩,最終對植物產生不良影響。這些過量的營養物質不僅會干擾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正常運作,還會在植物表面造成可見的燒傷現象。燒傷的嚴重程度將決定植物的恢復策略。
肥料中含有促進植物生長的養分,這些養分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幫助植物吸收水分和養分以生成糖分。同時,這些養分還參與了細胞呼吸的過程,即將二氧化碳和糖分分解,產生能量並釋放氧氣。養分和水分進入植物是通過植物根系細胞膜—隔離根部內外環境的屏障—進行水的滲透作用(通過膜的水分及小分子養分的運動)。當肥料使用不當或過量時,這些過程將無法正常運行,從而造成肥料燒傷。
肥料中含有不同濃度的鹽,這些鹽的濃度控制著其「鹽指數」。鹽指數衡量加了特定鹽分後水中滲透壓的變化,相較於氮酸鈉(被賦予100的值)。鹽指數與植物的肥料燒傷入群有一定關聯,鹽指數超過20的肥料不建議用於特別敏感的作物。以下是部分常用肥料的鹽指數與氮含量的對照表:
氮的過量會導致肥料燒傷。植物中氮的濃度對避免肥料燒傷至關重要。肥料的鹽指數會影響滲透壓,從而影響植物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當肥料鹽濃度過高時,將會導致肥料燒傷的發生。
高滲透壓是指根系細胞膜內部的鹽濃度高於外部,水分會通過細胞膜流入以平衡濃度,同時攜帶營養進入細胞,增加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速率。反之,低滲透壓則是外部鹽濃度較高,水分無法流入,甚至可能導致水分從根系流出,進而降低植物的水分供應。當滲透壓過低,植物將遭受肥料燒傷。
肥料燒傷主要是由於土壤中添加過多的鹽和養分而引起的。乾燥、過熱及日曬的植物對肥料燒傷最敏感。肥料燒傷可能的成因總結如下:
肥料燒傷的早期徵兆包括植物容器及根部表面出現白色鹽斑和結痂,這表明土壤中存在鹽的積累。若未得到及時處理,植物的葉子將變成棕色並且開始枯萎,根系生長會停止,可能出現根腐。
植物的恢復策略取決於燒傷的嚴重程度和成因。對於因鹽濃度過高導致的燒傷,可以輕易辨識出在盆栽上有白色標記和結殼,建議將植物拔出,清洗根部然後重新栽種,逐漸重新引入肥料。若燒傷係由於缺水所致,需給予充足的水分來保持土壤潮濕,並停止施肥直至植物恢復。若因氮或氨過量所致,則需立即停止施肥並持續澆水。然而,若根部腐爛現象嚴重,植物可能將無法再度恢復生機。
氮過量對植物的根系有著深遠的影響,這是否讓我們重新思考施肥的方式與植物健康之間的關係?